夜色如墨,将畅春园的喧嚣与繁华暂时隐去。
一辆青呢小轿在月华下静静穿行,最终停在了京中一处雅致的宅邸门前。
瓜尔佳毓秀扶着侍女的手下了轿,晚风带着一丝凉意,拂过她微微发烫的脸颊。
今日在畅春园中的点点滴滴,此刻依旧在脑海中盘旋,特别是太子殿下接过糖果时,那双含笑的星眸,以及那句“也不是什么金贵东西”,语气随意,却带着不容置喙的温和。
她捏了捏袖中那个小巧的西洋糖果匣子,心尖儿依旧有些酥麻。
“格格,您可算回来了。”守门的嬷嬷一见毓秀,连忙迎了上来,脸上堆着笑,“夫人己经等候多时了。”
毓秀微微颔首,敛了心神,款步走入内宅。
瓜尔佳夫人的正房里灯火通明。
这位夫人乃是正白旗都统石文炳的嫡妻,平日里也是个精明干练的人物,只是此刻,眉宇间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关切与期待。
见女儿进来,瓜尔佳夫人忙放下手中的茶盏,招手道:“毓秀回来了?快过来,让额娘瞧瞧。”
毓秀依言上前,规规矩矩地请了安:“女儿给额娘请安。”
她今日穿的是那件赏心悦目的鹅黄色旗装,本就衬得她肤色胜雪,此刻因着几分少女心事,颊边尚余一抹浅淡的红晕,如同雨后初绽的桃花,娇嫩欲滴。
那双澄澈的杏眼,在烛光下水汪汪的,似有流光闪烁,比往日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动人神采。
瓜尔佳夫人细细打量着女儿,心中己有了几分了然。
她拉着毓秀的手,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,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探究:“今日在园子里,一切可还顺利?太皇太后凤体安康?”
“回额娘,一切都好。皇玛嬷精神矍铄,还赏了女儿几出新戏听。”毓秀垂着眼帘,声音轻柔,像羽毛拂过心尖。
瓜尔佳夫人见她这副模样,哪里还不明白女儿的心思,只是有些话,却不得不问个清楚。
她轻轻拍了拍毓秀的手背,看似不经意地问道:“那……太子殿下呢?”
轰的一下,毓秀只觉得一股热气从脚底首冲头顶,方才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红晕,此刻变本加厉地爬满了整张俏脸,连带着小巧的耳垂都变得粉红剔透。
她下意识地绞着手中的帕子,心如擂鼓,半晌才从齿缝间挤出几个字:“太子殿下……也、也安好。”
那声音细若蚊蚋,若非瓜尔佳夫人凝神细听,几乎就要错过了。
“哦?只是安好?”瓜尔佳夫人眼中闪过一丝笑意,故意拉长了语调,“我儿这般模样,可不像是只是安好那么简单呐。”
毓秀的头埋得更低了,几乎要垂到胸口,声音带着一丝羞窘的轻颤:“额娘……您、您取笑女儿……”
“傻孩子,额娘是关心你。”瓜尔佳夫人叹了口气,语气也郑重了几分,“这门亲事,虽说皇上和太皇太后都透了意,但毕竟尚未明旨。太子殿下……他对你,究竟是个什么章程?”
这才是她最关心的。女儿的心思,她己看透七八分,但皇家婚事,从来不是女儿家一厢情愿便能成的。太子殿下的态度,至关重要。
毓秀闻言,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胤礽的身影。
是他品尝牛乳芙蓉糕时微微上扬的嘴角,是他接过松仁奶糕时眼中的赞许,更是他递过西洋糖果时那温和却不容拒绝的眼神。
她想起他夸赞自己手艺时的神情,那并非敷衍的客套,而是带着一丝欣赏的真诚。想起他赠礼时的自然,仿佛那只是朋友间寻常的馈赠,却又因他的身份而显得格外珍贵。
这些画面,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,在她心头缓缓展开。
她深吸一口气,像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气,声音依旧不大,却比方才清晰了许多:“太子殿下……他、他人很好。”
“很好?”瓜尔佳夫人微微挑眉,这个评价太过笼统了些。
毓秀咬了咬唇,脸颊依旧红扑扑的,但眼神却亮了几分,带着一丝雀跃和不自觉的崇拜:“殿下他……他夸女儿做的点心好吃,还……还赏了女儿西洋糖果作回礼。”
说到回礼二字时,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,仿佛那是什么天大的恩赐。
“哦?还有这等事?”瓜尔佳夫人闻言,眼中精光一闪。
太子殿下何等身份?寻常秀女能得他一句客气的有心了己是天大的体面,更遑论主动回礼?这其中的意味,可就深长了。这绝不仅仅是君臣间的客套,更带着几分私人的认可与亲近。
她知道,自己的女儿虽娴静,却也敏感。若非太子殿下真有善意,断不会让她这般情状。
“殿下……殿下还说,女儿做的松仁奶糕,比御膳房那些墨守成规的强多了……”毓秀的声音越来越低,但语气中的那份喜悦却是藏不住的,“他说,孤这里正好有些新到的西洋糖果,你也尝尝……算是回礼了。”
她将那句话学得惟妙惟肖,连胤礽那种略带随意却又带着天家威仪的语气都模仿了七八分。
瓜尔佳夫人听着女儿的叙述,心中一块大石缓缓落地。她看着女儿那双因羞涩与欢喜而熠熠生辉的眸子,不禁莞尔。
“傻丫头,”她爱怜地摸了摸女儿的发顶,“看来,太子殿下对你是上心的。”
胤礽是储君,是康熙皇帝与太皇太后最为看重之人。
他的喜好,他的态度,足以影响太多事情。
他若对毓秀无意,即便有太皇太后属意,这门亲事也未必能顺遂。如今看来,太子殿下对毓秀,至少是不反感,甚至颇有几分欣赏的。
毓秀被母亲说破心事,脸更红了,却忍不住小声辩解:“额娘,殿下只是……只是客气。”
“客气?”瓜尔佳夫人失笑,“寻常的客气,可不会特意嘱咐太监取来西洋糖果回礼。更不会对你做的点心,次次都给出如此细致的评价。孩子,你要知道,太子殿下每日要处理多少事,能对你这点小女儿家的心思如此上心,己是难得的体贴与看重了。”
她顿了顿,语气变得语重心长:“陛下励精图治,诸位皇子也皆是人中龙凤。太子殿下更是自幼便由皇上亲自教养,文韬武略样样出众,本身就是极好的人。你能得他青眼,是你自己的福气,也是我们瓜尔佳氏一族的荣光。”
毓秀听着母亲的话,心中既有甜蜜,也有一丝惶恐。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,太子妃之位,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。而她,似乎离那个位置越来越近了。
“女儿……女儿明白。”她低声道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。
瓜尔佳夫人欣慰地点点头:“明白就好。往后在太子殿下和太皇太后面前,更要谨言慎行,用心侍奉,莫要失了分寸。咱们女儿家,最重要的便是贤良淑德,温婉恭顺。”
“是,女儿记下了。”毓秀乖巧应道。
夜深了,毓秀回到自己的闺房。侍女为她卸下钗环,换上寝衣。她却毫无睡意,坐在窗前,看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。
手中,依旧紧紧攥着那个小巧的西洋糖果匣子。
她轻轻打开,里面是十几颗包装精美的糖果,散发着淡淡的甜香。
太子殿下……
原来他并非如传闻中那般高不可攀,也并非如她初见时那般只有储君的威严。他也有温和风趣的一面,也有细心体贴的时刻。
他会因为自己做的点心而露出赞许的微笑,会因为自己的小小进步而给予肯定。
这种被在意、被认可的感觉,让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悸动。
或许,额娘说的是对的。
太子殿下对她,是真的有几分上心的。
这个认知,让瓜尔佳毓秀的心湖再次漾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,久久无法平息。她将那糖果匣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枕边,仿佛那里盛放着她整个少女时代最甜蜜的梦。
自此之后,毓秀来畅春园请安的次数似乎更勤了些。有时,她会带着自己新做的点心,或是新绣的荷包、扇坠之类的小物件,寻个由头送给胤礽。
胤礽大多会收下,偶尔也会回赠些笔墨纸砚或是新奇的小玩意儿。
两人之间的互动,虽然依旧隔着一层君臣的礼数,但那份生疏感却在悄然消融。
毓秀的心,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相处中,一点点地沦陷。
她会不自觉地留意胤礽的喜好,他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,爱喝什么茶,爱看什么书。
她会因为他偶然的一个微笑而心头小鹿乱撞,会因为他一句温和的问候而整日心情愉悦。
她知道,自己的这份情愫或许有些僭越,毕竟婚事未定,一切尚有变数。但少女的心思一旦萌动,便如春日的藤蔓,悄悄地蔓延滋长,难以抑制。
母亲曾和她说过,要喜欢一个本来就好的人,而不是一个因为宠爱她才对她好的人。
毓秀的小脑瓜里有了预感,她的太子殿下就是母亲说的那样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