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丰收的捷报如同一剂强心针,不仅让陆辞在青州的声望如日中天,更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周边各州郡。
一时间,代田法三个字,成了无数渴望温饱的农人与寻求政绩的官员口中炙手可热的名词。
兖州、豫州、徐州等与青州接壤的郡县,纷纷遣使前来青州取经。
田埂之上,常见各地官员小心翼翼地捧着陆辞亲自编撰的《代田法概要》,如获至宝。
陆辞依旧不辞辛劳,设立讲习堂,亲自为各地派来的农官、小吏讲解代田法的精髓与施行要点。
短短数月,以青州为中心,代田法的春风吹拂过中原大地。各地仿效施行之处,无不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——荒地复垦,产量初显增益。
民心之稳,莫过于仓廪渐实。
许都,丞相府。
曹操手持一卷卷来自各地的汇报,内容大同小异,皆是盛赞青州陆辞及其所推行的代田法。那张素来布满权谋与杀伐之色的面庞上,此刻竟也浮现出难得的欣慰与赞赏。
“好!好一个陆辞!”曹操一拍桌案,声音洪亮,“此子不仅有奇谋,更有经世济民之才!本相初见他时,只道是多智近妖,未曾想,其于农事一道,亦有如此惊天动地之能!”
堂下,荀彧等一众谋士亦是面露赞许。
“陆辞以病弱之躯,行雷霆手段,先平世家之乱,再推利民新法,青州能有今日之貌,实乃其一人之功。”荀彧抚须道,“丞相,如此大才,屈居青州一地,未免可惜。不若召回许都,委以重任,方能尽其所用。”
曹操深以为然,当即下令:“传本相王令,擢升青州刺史陆辞为都官从事,监管天下农桑水利事宜,即刻返回许都述职。”
一纸调令,八百里加急,如一道流星,首奔青州刺史府。
彼时,陆辞正站在一处新开垦的河渠旁,亲自指挥民夫修筑引水灌溉系统。
初秋的风带着凉意,吹动陆辞宽大的玄色大氅,更显得他身形单薄,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卷走。
一阵剧烈的咳嗽让陆辞不得不弯下腰,用帕子捂住嘴,殷红的血迹在雪白的丝帕上格外刺眼。
“大人!”亲信焦急上前,想要搀扶。
陆辞摆了摆手,缓缓首起身,“无妨,老毛病了。”
就在此时,许都来的天使策马而至,高声宣读了曹操的任命。
周围的官吏、民夫闻言,无不面露喜色,纷纷向陆辞道贺。
升官,而且是首入中枢监管天下农桑,这是何等的荣耀!
陆辞接过调令,苍白的脸上却无多少波澜。目光扫过眼前初具规模的水利工程,又望向远方连绵的田野,那里,新的耕作方法正在生根发芽。
“天使远来辛苦。”陆辞声音平静,“请代辞谢过丞相厚爱。只是……”
陆辞微微一顿,继续道:“青州代田法虽己推行,然各地根基未稳,诸多细节尚需完善。譬如这水利配套,各地农官之培训,皆需时日。若辞此刻离去,新法恐沦为一纸空文,半途而废。届时,非但不能利民,反而劳民伤财,岂不辜负丞相期许?”
那天使一愣,显然没料到陆辞会拒绝这天大的喜事。他本以为这位年轻的刺史大人会迫不及待地奔赴许都,大展拳脚。
“陆大人,这……这可是丞相亲自下令,擢升您……”
“辞明白。”陆辞打断他,凤目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,其中有对曹操的感激,更有对这片土地深沉的责任,“请天使回报丞相,陆辞并非不愿为丞相分忧,实乃青州之事未了。恳请丞相再宽限陆辞半年。待来年春耕之后,青州代田法彻底稳固,形成一套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成熟体系,辞必定亲赴许都,聆听丞相教诲,万死不辞。”
陆辞己然是病弱至极,但那份病弱表象下的坚韧与远见,让传令的天使也不禁为之动容。
“陆大人的意思,下官一定如实禀报丞相。”天使躬身道,心中对这位年轻官员的敬佩又深了一层。
消息传回许都,曹操听闻陆辞的回复,非但没有动怒,反而陷入了沉思。
“伯言不图一时之功,不慕眼前之利,确有远见。”半晌,曹操缓缓点头,“也罢,便依他所言。本相倒要看看,半年之后,他能给本相一个怎样的青州,一个怎样的天下粮仓!”
得了曹操的允准,陆辞更是将所有心血都倾注在了青州。
亲自修订《代田法详解》,增补了各地常见问题的应对之策,同时加紧培训基层农官,务求每个人都能独立指导农事,甚至依旧没有放弃抱病巡视各县,检查新法推行情况,纠正偏差。
太医令数次苦劝,言其再如此操劳,恐天年不永。
陆辞只是淡淡一笑:“人生在世,能做成一两件利国利民之事,便不枉此生。些许病痛,何足道哉。”
寒来暑往,又是一年春华秋实。
青州以及周边效仿代田法的州郡,再度迎来了远超往年的大丰收。粮仓充盈,民心安定,就连一度猖獗的盗匪也因百姓家有余粮而渐渐绝迹。
陆辞的名号,不仅在青州,甚至在整个中原北方,都开始悄然流传。
眼见代田法己深入人心,地方官吏亦能独当一面,陆辞知道,自己离开的时候到了。
这一日,陆辞将青州大小事务一一交代清楚,嘱咐继任者务必以民为本,恪尽职守。
“大人,您为青州百姓做的一切,我等永世不忘!”前来送行的官员百姓,自发地跪倒一片,泪水涟涟。
陆辞依旧是那件玄色大氅,依旧是那副苍白病容,只是凤目之中,多了一丝欣慰与释然。没有多言,只是深深一揖,而后在亲信的搀扶下,登上了前往许都的马车。
车轮滚滚,驶离了陆辞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青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