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大秦开医馆,专治各种不服

第35章 义诊七日,分文不取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大秦开医馆,专治各种不服
作者:
九个核桃0v0
本章字数:
6108
更新时间:
2025-06-01

三日之期,转瞬即逝。

咸阳城东,昔日略显空旷的市集广场,此刻己然是人山人海,摩肩接踵。

广场中央临时搭建起了十余个简易的诊棚,以粗木为梁,覆以麻布遮阳。

诊棚前,一张张长案依次排开,案上笔墨纸砚、脉枕银针、以及分门别类放置的草药包,一应俱全。

“林氏医庐,义诊七日,不取分文!”

鲜红的条幅悬挂在最显眼的诊棚之上,墨迹淋漓,笔力遒劲,在晨风中微微拂动。

辰时刚过,林阳一身素净的秦地深衣,外罩一件便于活动的短褐,背着他那标志性的布包,在百姓们的目光中,从容步入广场。

他身后,苏晴换上了一身干练的窄袖襦裙,发髻高挽,眉宇间带着几分坚毅。

她与林阳一道招募来的十余名帮工,皆是些手脚麻利、略通药性的男女,此刻也各司其职,在诊棚间穿梭忙碌,引导着前来问诊的百姓。

“诸位乡亲。”林阳登上一个临时搭建的半高木台,声音清朗,透过晨曦传遍广场,“我乃林氏医庐之主,林阳。今日在此设义诊,不为名,不为利,只为医者仁心,为饱受病痛折磨的父老乡亲们略尽绵薄之力!”

他目光扫过下方攒动的人群,黑压压的一片,许多人脸上都带着菜色,眼神中充满了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。

“先前城中流言西起,污我名节,谤我医道。林某不才,唯愿以七日义诊,以实效回应质疑,以仁术昭示本心。凡有疾苦者,皆可前来,林某与诸位同僚,定当竭尽所能,为大家解除病痛。”

人群起初是一阵骚动,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。

“这林大夫真有这般好心?看病不要钱?”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将信将疑。

“哼,谁知道是不是沽名钓誉,想借此攀附权贵!”一个尖嘴猴腮的汉子在人群中阴阳怪气地说道,眼神闪烁,显然是巫祝暗中安插的眼线。

“莫不是想借义诊之名,行那蛊惑人心之事?”另一个声音附和着,刻意放大恐惧。

苏晴听着这些刺耳的议论,秀眉微蹙,正要开口反驳,却被林阳抬手制止。

林阳微微一笑,朗声道:“诸位乡亲的疑虑,林某明白。空口无凭,疗效为证。今日义诊,便从此刻开始。请诸位按秩序排队,莫要拥挤。”

说罢,他走下木台,来到正中的一个诊棚坐定。

人群骚动片刻,终于,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,在家人的搀扶下,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。

“大……大夫,老朽这腿……疼了快一年了,看了好些巫医,烧了不知多少符水,都不见好转……”老者声音嘶哑,脸上布满痛苦的皱纹。

林阳温和道:“老丈请坐,莫急,我为你看看。”

他示意老者伸出腿,仔细查看,又按压了几处穴位,询问老者的感受。

“此乃风寒湿痹,气血不通所致。”林阳诊断道,随即取出一套银针,在火上略一炙烤消毒。

围观的百姓见状,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。针刺之术,在大秦并非没有,但大多粗浅,且常与巫祝的驱邪混为一谈,像林阳这般专业的施针,他们还是头一次见。

“此法名为针灸,可疏通经络,活血止痛。”林阳一边解释,一边看准穴位,捻转刺入。

不过片刻,数枚银针便刺入了老者的膝盖及腿部穴位。

“老丈,感觉如何?”林阳轻声问道。

老者起初面露紧张,但随着银针刺入,一股微弱的酸胀感之后,竟觉那久缠不去的剧痛,似乎真的减轻了几分。他尝试着活动了一下腿脚,眼中露出一丝惊喜:“哎?好像……好像真的没那么疼了!”

这一声惊呼,立时引得周围百姓一阵低低的议论。

“神了!扎几针就不疼了?”

“莫不是障眼法?”

就在此时,人群中突然挤出一个抱着孩童的妇人,面色焦急,噗通一声跪倒在林阳面前:“林大夫!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!他高烧不退,己经两天水米不进了,巫祝大人说……说是邪祟缠身,要我们献祭家中最肥的羊,可我们家哪里还有羊啊!”

妇人哭得声嘶力竭,怀中的孩子面色潮红,呼吸急促,己然有些神志不清。

林阳见状,立刻起身,将妇人扶起:“大嫂莫慌,快将孩子抱过来我看看。”

他接过孩子,触手滚烫。便迅速解开孩子的衣领,听了听心肺,又翻开眼睑看了看。

“高热惊厥之兆,需立刻降温退热。”林阳神色凝重,对一旁的苏晴道,“晴儿,速取退热散,用温水调开,再取干净的布巾和烈酒来。”

“烈酒?那不是伤身吗?”人群中有人质疑。

林阳头也不抬,沉声道:“此乃物理降温之法,以烈酒擦拭孩童腋下、腹股沟等处,可助其快速散热。人命关天,岂容片刻耽误?”

他的果决与专业,震慑了周围的议论。

苏晴很快取来药和物品,林阳先给孩子喂下调好的退热散,随即接过浸了烈酒的布巾,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孩子的身体。

一套操作行云流水,有条不紊。

约莫一炷香的功夫,那孩子原本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缓下来,潮红的脸色也消退了些许,竟悠悠转醒,哭出声来。

“哇……”

这一声啼哭,如同天籁,让那妇人喜极而泣,连连叩首:“多谢林大夫!多谢林大夫救命之恩!”

周围的百姓亲眼目睹了这立竿见影的疗效,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大半,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与敬佩。

“这林大夫,真有本事啊!”

“是啊,比那些只会念咒画符的巫医强多了!”

“看来那些谣言,果然是污蔑好人!”

先前那几个阴阳怪气的汉子,见状面色一白,想要再煽动几句,却发现周围百姓的眼神己经变了,充满了对他们的鄙夷和愤怒,只得悻悻然缩了回去,悄悄溜走。

人群中,几名身着常服,目光锐利的男子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,将方才那几个闹事者的样貌暗暗记下。那是扶苏派来暗中维持秩序的侍卫。

有了这两个成功的案例,百姓们的热情彻底被点燃。

一时间,各个诊棚前都排起了长龙。

咳嗽的、腹痛的、跌打损伤的、皮肤生疮的……各种各样的病人纷至沓来。

林阳坐镇中央,统筹全局,除非一些疑难杂症需要他诊治,大多时间还是在指导其他学徒处理常见病患。

除了施针、开方以及一些简单的清创包扎,林阳甚至还会耐心地向百姓讲解一些基础的卫生防疫知识,比如勤洗手、喝开水、食物要煮熟等等。这些在现代看似寻常的道理,在这个时代却是闻所未闻的金玉良言。

苏晴则带领着几名女帮工,负责药材的调配、分发,以及照顾一些妇孺病人,她动作娴熟,言语温柔,大大缓解了病人的紧张情绪。

广场上,不再是质疑与观望,而是充满了感激与希望。

“林大夫真是活菩萨啊!”

“是啊,不收一文钱,还看得这么仔细!”

“以前找巫医,不仅病看不好,还要倾家荡产,现在可算遇到救星了!”

赞誉之声不绝于耳,与前几日那些恶毒的谣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日头渐渐西斜,第一天的义诊接近尾声。

林阳与苏晴等人虽然都己是精疲力竭,声音沙哑,但看着那些带着笑容离去的百姓,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“林大哥,今天我们看了至少三百个病人。”苏晴一边收拾着案台,一边兴奋地说道,眼眸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。

她从未想过,学医问药,竟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成就感。

林阳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,笑道:“晴儿,这还只是个开始。”

远处的酒楼之上,一个身着华服的青年凭窗而立,正是扶苏。他将广场上的一切尽收眼底,嘴角不由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。

“林兄此举,堪称医者典范。以仁心破诡计,以实效正视听,高明!”扶苏轻声赞叹,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。

林阳的出现,或许真的能为死气沉沉的大秦医疗,带来一丝生机与变革。

而与此同时,巫祝府邸。

“废物!一群废物!”身着诡异祭祀服饰的巫祝,将手中的龟甲狠狠摔在地上,发出刺耳的碎裂声。

他刚收到探子回报,林阳的义诊非但没有引起民愤,反而大获人心。

“那林阳小儿,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与我作对!真以为凭他那点微末伎俩,就能撼动我巫医千年传承的地位?”巫祝眼神阴鸷,声音如同毒蛇吐信,“我倒要看看,他能撑几日!”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