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建功老婆与王志强之间那层不可告人的关系,以及她的神秘失踪,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,在凤山镇这个本就因为王志强案而人心浮动的小镇,再次激起了轩然大波和无尽的猜测。各种版本的流言蜚语,在私下里疯狂传播,将本就复杂的局面,搅得更加浑浊不堪。
有人说,黄建功是被王志强戴了“绿帽子”而不自知,甚至还傻乎乎地替他卖命;有人说,黄建功的老婆掌握了王志强和黄建功勾结的秘密,被王志强杀人灭口了;更有人脑洞大开,说这背后牵扯着更大的阴谋……
一时间,整个凤山镇都笼罩在一种诡异而压抑的气氛之中。
陈默深知,这些流言蜚语,虽然荒诞不经,但却也从侧面反映出,王志强案的影响之深远,以及凤山镇积弊之深重。想要真正改变这里的面貌,绝非一日之功。
他没有过多地去关注这些八卦流言,也没有将精力投入到对黄建功老婆失踪案的猜测中去(那是公安机关的事情)。他很清楚,自己当前最重要、最核心的任务,是将那份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发展规划蓝图,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到实处!
而当务之急,就是那条承载着无数山区百姓希望的——新公路!
他将办公室的工作暂时交给周副镇长主持,自己则带领着两名年轻的办公室成员(一个是从农办抽调来的、熟悉农村情况的小伙子小张,另一个是刚分配来不久、充满干劲的女大学生小李),一头扎进了公路沿线的深山老林之中!
他们的第一站,是距离镇子最远、也是最贫困的那个村落——石头村。
石头村,顾名思义,坐落在一片石灰岩构成的喀斯特地貌山区之中,土地贫瘠,交通闭塞。全村一百多户人家,散落在几个山坳里,至今没有通电,更别提通路了。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,就是种植一些耐旱的玉米、红薯,以及在石缝里艰难生长的一些野生药材。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,村里剩下的,多是些老弱妇孺。
当陈默一行人,经过了近三个小时的崎岖山路跋涉(后半段连摩托车都上不去,只能步行),满身泥土地出现在石头村村口时,迎接他们的,是村民们充满警惕和麻木的眼神。
村支书是一位皮肤黝黑、饱经风霜的老汉,姓石,大家都叫他老石叔。看到镇里来了干部,他连忙迎了上来,脸上带着几分局促和不安。
“陈……陈副主任?您……您怎么亲自来了?这山路不好走啊!”老石叔搓着手,显得有些手足无措。他显然也听说了这位年轻的“传奇”副主任的名头。
“老石叔,您好!我们是来跟大家伙儿商量修路的事情的!”陈默没有摆任何官架子,亲切地握住老石叔那双布满老茧的手,开门见山地说道。
“修路?!”老石叔浑浊的眼睛猛地亮了一下,随即又黯淡了下去,苦笑着摇摇头,“陈副主任,这路……盼了几十年了,也喊了几十年了,可……难啊!我们这穷山沟,谁肯来投钱?”
“这次不一样了!”陈默的语气斩钉截铁,“镇里下了决心!而且,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思路!不完全靠政府投钱,也要靠我们自己!靠大家的力量,把这条路修起来!”
陈默当即让小张和小李,拿出他们带来的简易地图和规划图纸,就在村口那棵大榕树下,召集了还在村里的几十位村民,开起了“现场办公会”。
他用最朴实、最首白的语言,向村民们解释了镇里调整路线的新方案,以及“政府引导、村民参与、社会融资”的新模式。
“……这条新路修通了,不仅能首接通到你们村口,还能连到山后的经济林基地!到时候,你们种的板栗、核桃、挖的药材,就能用汽车首接运出去卖个好价钱!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,靠人背马驮,累死累活还卖不了几个钱!”
“……但是,修路要花很多钱!光靠政府,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多!所以,我们想请大家伙儿也出点力!不是让大家掏钱,是让大家出工!挖路基、搬石头、铺沙子……这些活儿,咱们自己干!自己的路,自己修!修好了,受益的也是咱们自己!”
“……大家放心!投工投劳,我们也不是白让大家干!镇里会按照一定的标准,给大家记工分!等将来路修好了,经济发展起来了,这些工分,可以折算成村集体的股份,参与分红!或者,在购买农资、子女上学等方面,享受优先和优惠!”
陈默的话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颗石子,在村民们中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!
“自己修路?还能记工分、算股份?”
“通路就能把山货卖出去了?真的假的?”
“不用掏钱,就出点力气,这个……好像还行?”
村民们议论纷纷,眼神中充满了激动、疑惑,还有一丝根深蒂固的不信任。毕竟,这么多年来,“上面”画的饼太多了,真正能落到实处的,少之又少。
“陈副主任,您说的这个……听着是好。”一位看起来比较有威望的老者站了出来,疑虑地问道,“可这路,到底要修多久?我们这投工投劳的,啥时候能看到回头钱?万一……路修到一半又不修了,我们不是白干了吗?”
这个问题,问到了点子上!也是所有村民最担心的问题!
陈默知道,光靠口头承诺是远远不够的。他必须拿出更实际的东西,来打消村民们的疑虑。
他早有准备。他让小张打开随身携带的一个大帆布包,里面露出的,竟然是……一沓沓崭新的、印着“凤山镇人民政府投工投劳凭证”字样的票据!以及一个鲜红的印泥盒!
“老乡们!”陈默拿起一张凭证,高声说道,“我知道大家的担心!口说无凭!我们这次,是动真格的!从今天起,只要是参与修路的村民,干一天活,我们就发一张这样的凭证!上面写清楚日期、工种、工分!我!陈默!还有我们村支书老石叔!亲自在这里签字、盖章!”
他拿起笔,刷刷地在凭证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,然后又拿起村委会那个虽然破旧但依然有效的公章,蘸上印泥,郑重地盖了上去!
“这张凭证!就是我们镇政府给大家的承诺!将来,无论谁当局长、谁当书记,这张凭证都认账!凭着它,就能享受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分红和优惠!”陈默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村民的脸,语气斩钉截铁,“我陈默,以我个人的名誉担保!如果将来兑现不了,你们随时可以来找我!”
白纸黑字!红章为凭!还有这位年轻有为、扳倒了王志强的“传奇”副主任的亲自担保!
这一下,村民们心中的疑虑,终于开始松动了!
“这……这好像是真的!”
“有凭证就好!有凭证俺就放心了!”
“陈副主任都拿名誉担保了!俺信!”
人群中,开始爆发出激动的声音!
“陈副主任!俺报名!俺家三个劳力!都能上!”一个壮实的汉子第一个站了出来!
“俺也报!俺虽然年纪大了,但搬搬石头还是可以的!”之前那位质疑的老者,也激动地喊道!
“还有俺家!”
“算我一个!”
一时间,报名声此起彼伏!村民们积压了多年的、对通路、对富裕的渴望,在这一刻,被彻底点燃了!
老石叔看着眼前这热烈的景象,激动得眼眶都红了,紧紧握住陈默的手,连声说道:“陈副主任!谢谢你!谢谢你啊!”
陈默的心中,也充满了激动和感慨。他知道,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但只要民心可用,民力可聚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!
然而,就在动员工作取得初步成功,陈默准备安排具体的施工计划时,一个不和谐的声音,却突然响了起来。
“哼!说得比唱得还好听!”一个尖嘴猴腮、一看就不是善茬的年轻人,从人群后面挤了出来,阴阳怪气地说道,“修路?记工分?还分红?哄鬼呢!我看呐,就是想骗我们老百姓白出力!到时候路修好了,好处还不是都被你们当官的拿走了!”
他这话一出,原本热烈的气氛,顿时冷却了不少。一些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村民,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。
陈默的眉头,立刻皱了起来!他认得这个年轻人,是村里有名的懒汉兼刺头,叫石三赖子,据说以前跟王志强手下的某些人走得挺近。
他跳出来捣乱,是巧合?还是……有人在背后指使?
动员工作刚刚打开局面,就遇到了第一个挑战!陈默知道,自己必须立刻、有效地化解这次“风波”,否则,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民心,很可能就会再次涣散!
他看着那个石三赖子,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