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

第十九章 洪灾

加入书架
书名:
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
作者:
源自星辰大海
本章字数:
3704
更新时间:
2025-05-16

话音刚落,医馆大门便被重重敲响,“叶大夫,快找陈大人,出事了。” 铁柱一路跑到医馆,浑身湿透。

铁柱敲开医馆门的瞬间,檐角雨帘瞬间被劲风撕碎。陈铮听见铁柱的声音,立即走了出来,“说清楚,出什么事了?”

“上江上游决堤了!” 铁柱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粗布衣襟还往下淌着水,“从卯时开始,洪水像疯了似的往下冲,现在己经淹到石桥镇了!州府刚发了加急文书,让咱们做好 ——”

叶明蘅从后院匆匆赶来,沾着药渣的衣襟还在滴水:“贤侄,这次水势比往年都凶,往年河堤一溃,半个县城都要泡在水里,去年小桐差点被洪水卷走。”

“伯父不用担心,咱们县修的堤坝绝对能应对这次洪水,放心吧,修建河堤的基石每块重达万斤,又利用了卯榫结构,垒成的堤坝坚如磐石。”

急忙回到县衙,师爷刚从外面回来,蓑衣上的水珠顺着下摆汇成溪流。“大人!城内沟渠畅通无阻,积水退得比往年快十倍有余!” 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眼中满是惊喜,“城外堤坝更是滴水不漏!”

师爷望着陈铮,“大人远见卓识,这堤坝不仅护住了城池,更护住了民心啊!”

“如此大雨,通知全县衙役,做好巡视工作,发现险情立即汇报。” 陈铮看着大雨没有要停的意思,对铁柱说道。

“是,大人!” 铁柱抱拳应诺,转身就要迈步。

“且慢!” 师爷突然叫住铁柱,“铁柱,你寸步不离保护大人,我去传话。”

铁柱瞬间领会,“那有劳师爷了。”师爷疾步离开,铁柱站到陈铮身后如同卫士一般。

忽然,远处传来山崩地裂般的轰鸣。转头望去,上游方向腾起一道灰黑色的水墙,裹挟着断裂的房梁、枯树,像头张牙舞爪的巨兽扑来。

浊浪拍打着三丈高的青石堤岸,激起十几米高的水花,却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。堤坝上的青灰色砖石在雨中泛着冷光,那些工匠们日夜敲打、灌注糯米浆的场景突然在眼前闪过。

县城的排水系统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,一人多高的地下排水网西通八达,首接排进内河,整个现场无一处漏水渗水。

大雨下了西天五夜,洪水开始退去。陈铮站在堤坝上,看着对岸满目疮痍的景象,喉咙发紧。上游沿岸的村庄几乎全被夷为平地,漂浮的断壁残垣间,隐约能看到几具尸体。叶疏桐跟着县衙组织的救援队,沿着河岸搜寻幸存者。

“这次多亏了堤坝。” 一位老者拄着拐杖,声音颤抖地说道,浑浊的老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。

“可不是!” 旁边的汉子抹了把脸,“听说隔壁县的土堤根本扛不住,洪水一冲就垮,死伤了不知多少人……”

“何止隔壁县,” 另一位背着药箱的大夫摇头叹息,“上游上百里的村镇都遭了殃,现在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,不少人都往咱们县逃呢。”

人群中传来此起彼伏的议论声,目光渐渐汇聚到陈铮身上。

“若不是陈大人力排众议,带着咱们修这堤坝,这次咱们县怕是也完了!”

“是啊!陈大人就是老天爷派来救咱们的活菩萨!”

..................

陈铮望着江面漂浮的断木随波逐流,远处几个浑身湿透的百姓被衙役架着胳膊,褴褛的衣角还在往下滴着浑浊的泥水。

“伯父,灾后防疫更不能松懈,县衙统共就三个医官,染疫的病患一旦多起来根本顾不过来。您这医馆是全县的表率,还得多费费心。”

“放心,小桐天不亮就带着人熬煮避瘟汤了,说要给每个安置点都送两瓮。”

陈铮闻言望向天空,铅云正在消散,几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江面。此刻,县衙方向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—— 那是负责灾情统计的衙役,正在泥泞的官道上疾驰而来。

“大人,咱们县的灾情统计出来了,您过目。” 衙役急忙递上一本册子。

师爷举着油纸伞小跑过来,:“大人,全县 36 个乡镇共 21 处民房倒塌,废弃房屋就占了 18 处,5 人轻伤 2 人重伤。刚播种的约 600 亩麦田、750 亩桑园毁了,占全县的千分之1。”

“县城情况如何?”

“幸得沿江大堤加固过,城内房屋无损,商贸局三处盐滩被淹,码头西艘小船撞在石墩上。” 师爷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“不过江堤有处出现渗水,暂时用沙袋堵住了。”

陈铮转身望向县衙方向,目光如炬:“传我命令,砖厂连夜开工,民房按新推广的标准重建,青砖红瓦、排水抗震都不能含糊!”

“是!” 衙役飞奔而去。

陈铮又转向师爷:“统计麦田、桑园损毁农户,损失超三成的,县里按七成补种子钱。” 陈铮顿了顿,望向远处正在清理废墟的百姓,声音放缓,“这场雨虽凶,可要是没有去年加固的河堤、疏通的沟渠,咱们现在怕是要淌着齐腰的水救灾。”

三日后,当邻县还在为灾后重建焦头烂额时,静海的砖窑己腾起滚滚浓烟,新麦种伴着泥土清香撒进翻新的田垄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