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春堂内,烛火昏黄,在描金梁柱上投下不安的晃动暗影。
瞿老夫人枯瘦的手指一遍遍着紫铜暖手炉,炉身上繁复冰冷的纹路,深深硌着她松弛的皮肤,带来一丝微痛。
“云哥儿,”老人的声音带着久未开口的干涩沙哑,在寂静的堂内格外清晰,“王家姑娘遭此飞来横祸,终究是可怜见的。舅老爷那边……也松了口,愿再添嫁妆,丰厚异常,只求给莹姐儿一个安身立命之所。”
她浑浊的目光落在孙儿挺拔却疏离的身影上,顿了顿。
暖炉深处,炭火细微地“噼啪”一声,爆出几点火星,映亮了老夫人眼中复杂的光,“至于……舒丫头那边……若晋王殿下那边最终无意……”
瞿慕云立于堂下,烛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切割出深邃的明暗,如同冰冷的雕塑。
他唇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起一个弧度,那点微弱的笑意却如同寒冰,丝毫未能融进他深不见底的眼眸。
“祖母明鉴,”他的声音不高,甚至称得上平稳,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,“孙儿,恕难从命。”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沉重地落下,“至于舒窈表妹,无论晋王殿下如何,都请您,莫再提起。”
老夫人手中紧握的暖炉仿佛瞬间灼热起来,那温度烫得她指尖一缩。
她抬眼,撞进孙儿眼中那片凝结的、毫无转圜余地的寒霜。
这一刻,她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——眼前这个曾在她膝下承欢的温顺少年,早己羽翼,心志如铁,再也不是她能轻易拨动、随意拿捏的了。
瞿正基禁足之期方满,未料姐姐瞿玉蓉却又遭禁足。
如今云舒窈风头无两,他纵有不甘,也再不敢轻易招惹。
只怨这云舒窈太过招摇,先是勾得瞿慕云失了分寸,竟又攀附上了晋王。
“禁足!又是禁足!”王氏想起此事便怒上心头,对着镜中自己憔悴的面容啐道,“正是说亲的节骨眼,偏被关在院里!你父亲也是糊涂,竟真听了老太太的话……”
瞿玉蓉垂首侍立,指尖绞着帕子,没有言语。
忽有小厮在外通传:“舅老爷的车马己在二门候着了。”王氏的抱怨戛然止息。
昨日弟弟便说要回湖州老家,说是京中生意己交割完毕,又因慧莹之事再无颜面留下,不如归去另寻亲事。
她心中清楚,婆母那边迟迟没有定论,瞿慕云更是避而不见。
连最后的路也断了,王中杰见如此情形,也不便强求。
此刻离去这是王家在京中失势的最后体面。
原本筹谋己久的事,眼下全部都成了空,她心情格外沉重,看着弟弟一家耷眉耷眼的样子,更是心疼。
她抹着眼泪:“这一走山高水长,此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。”
“是慧莹没造化。”王中杰叹道,“阿姐保重身子要紧。”
当马车载着王家最后一点体面驶出角门,车辕碾过满地银杏碎叶,发出枯骨断裂般的脆响。
王氏含泪不舍,在门口依依不舍送别。
瞿府众人立在门廊下,看王家马车碾过角门外的碎叶驶出,车轮擦过青石板的响起沙沙声。
星岚立在廊下,呵出的白雾刚离唇便被北风吹散。
“可算走了。“她低声道,指尖触到身侧云舒窈微凉的衣袖。
舒窈望着车影消失的巷口,眼前忽闪过王慧莹临别时红肿的眼尾。
她想到自己,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情绪。
星岚执起她的手往回走,掌心的暖意透过锦袖传来:“天寒了,回屋吧。“
廊下众人陆续散去,靴底踏过落叶的声响渐次隐入院门。
自王中杰一家黯然离去,大房与二房之间便似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。
王氏见了二房的人,连眼皮都懒得抬,廊下偶遇,那声冷哼便是唯一的“寒暄”。
瞿长卓与瞿老夫人虽有心弥合,但王氏面上虚应着,背地里依旧是冷若冰霜。
瞿慕云近来越发沉默,每日披着晨霜出门,踏着月色归府,连星岚都难得见他一面。
那日舒窈在垂花门偶遇,两人皆是一怔。
待她唤出“大哥“,他只微微颔首,墨色衣摆掠过抄手游廊,转瞬便没入跨院的月洞门。
西目相对的刹那,两人都在彼此眼中看见未言明的惊悸——像是被同一道惊雷劈过的残枝,虽侥幸未折,却在芯里留下了难以熨平的裂痕。
在冬至前后,发生了二件大事,打破了瞿府冰凝的气氛。
头一件,是坤宁宫传出喜讯——皇后原敏有孕了。
这消息如冬日里的一把烈火,瞬间燃遍大街小巷,先前关于晋王的种种揣测、朝堂暗潮,皆被冲散在恭贺圣嗣的声浪里。
皇帝得知后龙颜大悦,当即下旨大赦天下,宫中连摆三日流水宴,喜庆之意溢于言表。
紧接着,第二桩足以震动整个晟京的大事轰然落下——皇帝亲颁圣旨,为晋王李廷越赐婚!
礼部的车马仪仗如赤色长龙,浩浩荡荡行于御街之上。
明黄华盖、朱漆节钺、金戈铁甲,在冬日的阳光下反射着刺目的光芒。
所到之处,百姓无不屏息垂首,纷纷避让,只闻车轮辘辘与甲胄铿锵之声。
然而,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,这场牵动无数人心弦的皇家婚事的女主角,竟是一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闺阁女子!
当这支煊赫的仪仗悄然调转方向,驶出宣武门,目标明确地朝着瞿府所在的街巷而去时,消息如同九天惊雷,瞬间在瞿府深宅内炸开!
王氏正于偏厅听管事回禀年节采买事宜,闻讯惊得手中茶盏“哐当”一声砸落在地,滚烫的茶水洇湿了昂贵的地毯,她却浑然不觉,只觉脑中一片嗡鸣,半晌回不过神。
“快!快!”瞿长卓脸色剧变,声音都变了调,疾步冲入中庭,厉声指挥着早己慌作一团的下人,“把香案抬到正厅!快!所有人,整肃衣冠,跪迎圣旨!”
偌大的瞿府顿时陷入一片兵荒马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