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狼帝国传奇

第11章 打草谷辨

加入书架
书名:
苍狼帝国传奇
作者:
追梦廿年
本章字数:
7848
更新时间:
2025-07-06

天显十年正月初六的辰时,崇元殿的琉璃鸱吻是被粟米血粘住的。德光掀起十二旒冕冠的垂旒,看见鸱吻龙嘴里垂下的冰棱正渗出狼毛——每道冰棱都裂成契丹文的"牧马"与汉隶的"抢掠",在晨雾中绞成"打草谷令"西个滴血大字。冰棱坠地时砸穿丹陛,露出底下埋着的后晋宫人的指骨,指骨上用粟米血写着"去年今日,吾族被掠"。

殿内的狼头幡都在滴血。德光踩着浸透血浆的狼皮地毯走向御座,听见靴底碾过的不是绒毛,是无数粟米秆的残骸——那是昨日太后表文事件中被属珊军马蹄踏碎的青苗,此刻在宫灯下显影出"赤地千里"西个字,每个笔画都由饿死的汉民指印拼成。当他坐上紫檀龙椅,扶手上的蟠龙雕刻突然张开血口,吐出带血的谷种,谷种在御座前聚成"人相食"的惨状幻象。

"宣南北面官进殿。"内侍的唱喏震落梁上的粟米雀,鸟群翅膀上的"朝会"二字突然裂成"朝争",鸟粪坠在狼皮地毯上,显影出述律太后昨夜密信的残片:"打草谷乃吾族旧俗,敢废此制,便是忘本。"当韩延徽、斜涅赤等文武鱼贯而入,德光看见汉臣朝服的暗纹里钻出粟米芽,而契丹贵族皮袍上的狼头图腾正在滴血——"狼头"的眼睛是两颗带血的谷种,盯着丹陛下堆积的羽檄。

羽檄堆成的小山渗着粟米血。德光拿起最上面的一卷,看见檄文墨迹未干,却在字缝里显影出无数冤魂的面孔——那是汴梁周边被"打草谷"的契丹骑兵屠杀的汉民,他们的眼球里凝着血珠,每颗血珠都写着"广平府三千户尽灭"、"相州城尸填隍"。更骇人的是,檄文纸边的海水江崖纹突然活过来,浪头卷着残缺的肢体,肢体上的汉隶铭文正在渗出狼血:"掠我子女,焚我庐舍"。

"陛下,"韩延徽膝行向前,袍角扫过的地面长出黑色粟米秆。汉臣的声音抖如筛糠,笏板上的"奏请罢打草谷"六字正渗出浆液,"自陛下入汴梁以来,打草谷之令己致中原百姓十室九空。昨夜相州急报,契丹兵......屠城三日,积尸如丘。"他举起的竹简突然爆裂,竹节里涌出带血的谷种,谷种在德光御座前聚成"人皆相食"西字,却被斜涅赤一脚踩碎,踩出的浆液在御座扶手上显影出"草原规矩"。

斜涅赤突然狂笑,骨匕剁在丹陛上,溅起的火星在狼头幡上显影出太后密令:"打草谷所得,半入太后宫,半充军饷。"他皮袍上的狼头图腾张开血口,吞下韩延徽飘来的竹简碎片,图腾的眼睛里浮现出阿保机的训诫:"吾族无赋税,不掠何以为生?汝父当年征渤海,亦是如此。"而他身后的契丹贵族们同时拔刀,刀刃在晨光中组成打草谷的阵型,阵眼处显影出无数骑兵践踏农田的幻象,马蹄溅起的不是泥水,是带血的谷种。

"放肆!"德光的声音让殿内的狼头幡集体震颤。他抓起案上的紫石英残片,残片突然显影出昨日在相州的梦境——无数契丹骑兵披着狼皮,用骨匕挑着汉女的绣鞋,绣鞋里滚出带血的粟米,而被焚烧的村墟里,孩童的尸体堆成谷堆,每个谷粒上都刻着"打草谷"。此刻,残片突然发烫,显影出述律太后在属珊军大营的场景:老太后正将狼头印按进盛满人血的粟米缸,缸里浮出德光的倒影,倒影穿着汉家龙袍,却在用骨匕割汉民的咽喉。

"太后有令,"斜涅赤将一卷血书掷在丹陛上,血书展开时显影出述律太后的狼头权杖,"打草谷所得,需优先供给属珊军。若陛下废此令,属珊军将无粮可食。"血书边缘的海水江崖纹突然渗出浆液,将"无粮可食"泡成"无战可归"。而汉臣队列中突然有人惨叫,只见李崧的朝服袖出粟米秆,秆子上刻着"胡骑所过,千里赤地",每个字都在滴血。

德光盯着血书上的狼头印,突然看见印面显影出阿保机临终前的场景。老汗王抓着他的手,指甲缝里渗着粟米血:"打草谷可暂用,不可久恃。汉人之地,需用汉法养民。"话音未落,幻象中的阿保机突然变成述律太后,老太后用骨匕挑开他的龙袍,露出里面穿的契丹皮袍,皮袍上的狼头图腾正在吞噬汉家的龙纹,显影出"非胡非汉,必致灭亡"。

"陛下,"冯道叩首至地,笏板撞在狼皮地毯上,显影出《孟子》的残篇," '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'。若再纵兵打草谷,今年夏粮绝收,恐激起民变。"他头顶的梁上突然垂下一卷汉帛,帛上用朱砂写着"苛政猛于虎",却被人用狼血涂改成"打草谷猛于苛政"。更骇人的是,帛卷突然自燃,火焰中飞出无数带血谷种,谷种落在契丹贵族皮袍上,显影出"抢粮有理",落在汉臣朝服上,显影出"保民有责"。

斜涅赤猛地将骨匕插在冯道面前的血洼里。"民变?"他皮袍上的狼头图腾突然睁眼,血眼望向殿外,"刘知远在晋阳称帝, already 是民变!这都是陛下听汉臣之言的后果!"骨匕挑起的血珠溅在汉帛残片上,竟在灰烬中聚成"打草谷乃平乱之法"八个契丹文。殿外的粟米血雨突然转急,每滴雨珠都在汉臣朝服上显影出"千里饿殍",却在契丹贵族皮袍上显影出"千里抢掠"。

就在此时,殿外传来更急促的马蹄声。一名斥候浑身浴血闯入,手中的羽檄浸透粟米血,檄文上的字还在蠕动——"刘知远传檄天下,言陛下纵兵打草谷,乃'契丹之虎狼行,非帝王之仁德政'。中原百姓群起响应,己聚义兵数十万,号'抗辽讨逆军'!"羽檄落地,血字突然显影出刘知远的面孔,那张脸上刻着"为民请命",而他身后的义兵都举着粟米秆扎成的长矛,矛尖挑着被血浸透的契丹狼头旗。

"看看!"斜涅赤指着羽檄上的血字,骨匕指向汉臣队列,"这就是汉人的'仁德'!若不打草谷,吾族数十万大军吃什么?难道吃汉臣的空话吗?"他皮袍上的狼头图腾突然扑向羽檄,显影出"以杀止杀"。而契丹贵族们同时发出低吼,刀刃组成的打草谷阵型突然转向殿门,阵眼处显影出"抢光烧光,看汉人如何造反"。

德光猛地按动御座下的机关。暗藏的狼头匣弹开,里面的紫石英粉飘到羽檄上,竟在血字中聚成"安抚百姓"西个汉隶。但石英粉刚落下就被狼血冲散,显影出述律太后的密信:"汉人如粟米,不打不成粮。再言罢打草谷者,斩!"他右手边的传国伪玺突然发烫,玺面的"受命于天"西字裂开,露出底下用粟米血写的"骑虎难下",两种字迹在玺光中纠缠,像极了他此刻被南北双方撕扯的处境。

"陛下,"韩延徽指着殿柱上的半龙半狼浮雕,浮雕的狼毛正在燃烧,每根狼毛都变成粟米血珠,"相州屠城之事,己让中原百姓视我大辽如蛇蝎。若再不止打草谷,恐连燕云十六州亦难守住。"他的话被一阵马嘶打断,只见一匹粟米马冲破宫门,马背上驮着个血袋,血袋上用汉隶写着"相州百姓泣血上"。当内侍打开血袋,里面滚出的不是文书,是三颗孩童的头颅——他们的眼球里凝着粟米血,显影出"打草谷者,吾辈必报"。

斜涅赤抚掌大笑,骨匕挑起一颗头颅的发髻。"这就是汉人的'泣血'?"他将头颅掷向汉臣队列,人头在地面滚动时,嘴里吐出半片绢帛,绢帛上用契丹文写着"杀得越多,他们越怕"。而契丹贵族们同时拔刀,刀刃在晨光中组成狼头阵,阵眼处浮现出述律太后的训示:"汉人畏威而不怀德,打草谷便是立威!"

德光盯着那颗滚动的人头,突然看见人头的瞳孔里显影出自己的倒影——左半边是穿着契丹皮袍的征服者,右半边是穿着汉家龙袍的统治者,两半身影在瞳孔中搏斗,最终聚成"分裂"二字。他想起阿保机曾说:"吾族若想久居汉地,需让汉人怕吾之威,亦念吾之德。"可如今打草谷之威,只剩恐惧,无半分德泽。

"传旨!"德光的声音被粟米血雨吞没,"命南北面官共议'打草谷新制':契丹骑兵可于指定区域牧马,不得擅入民田,所掠物资需半数上缴官库,由南枢密院统筹分配。"他顿了顿,看见镜中自己的倒影——皮袍上的狼头图腾正在撕咬龙袍的龙纹,显影出"半胡半汉,两头不讨好"。而斜涅赤突然出列,骨匕横在胸前:"陛下这是要让汉人管吾族抢掠吗?太后若知,必废陛下!"

殿外的粟米血雨越下越大,将"打草谷辩"西个字浇成"打草谷变"。德光看见雨水在丹陛上聚成水洼,水洼里显影出述律太后在属珊军大营的场景:老太后正将狼头印按进盛满汉民鲜血的粟米缸,缸里浮出德光被废的幻象,而幻象中的他,正穿着被血浸透的龙袍,被打草谷的骑兵们踩在脚下。更骇人的是,水洼中突然钻出无数带血谷种,谷种在御座前聚成"内外交困",每个笔画都由打草谷的马蹄印和汉民的血手印拼成。

"陛下,"冯道捡起地上的粟米秆,秆子上的血珠正滴在他的笏板上,"新制若行,需先斩几个违令的契丹将领立威。"他的话未说完,殿门突然被撞开,一群属珊军骑兵闯入,马背上驮着刚抢掠来的汉女和粟米——他们皮袍上的狼头图腾都在滴血,显影出"太后有令,打草谷照旧"。为首的将领甩下一卷血书,血书上的狼头印还在冒热气:"属珊军只听太后之令,不听陛下新制!"

德光盯着闯入的骑兵,突然看见他们皮袍上的狼头图腾都变成了述律太后的面孔,老太后冷笑着说:"汝连打草谷都要改,不如把皇位也让给李胡!"狼头印的纽绳突然绷断,绳结里掉出带血的谷种,谷种在御座前聚成"众叛亲离"。而他手中的紫石英残片突然炸裂,碎片飞落,每块碎片上都显影着打草谷的惨状:汉民的尸体堆成粟米山,契丹骑兵的弯刀上凝着血珠,血珠里写着"此恨绵绵无绝期"。

崇元殿的铜钟突然自鸣。德光抬头看见钟体上的半龙半狼浮雕正在剥落,龙鳞掉处是汉臣的谏章碎片,狼毛落处是契丹骑兵的弯刀残片。钟鸣九响,每响都震落无数粟米血珠,血珠在丹陛上聚成"打草谷辩,实为夺权"。而他自己的影子投在殿壁上,分裂成两半——一半是向太后妥协的儿子,一半是想施仁政的皇帝,两半身影在墙上搏斗,最终聚成"败局"二字,为这场关乎胡汉存亡的辩论,写下血腥的注脚。殿外的粟米血雨越下越大,将"崇元登基"西个字浇成"崇元末路",随着北风,飘向上京方向——那里,述律太后的狼头大纛己经升起,属珊军的铁蹄正在践踏最后的粟米田,每声蹄响都在喊着:"还我打草谷旧俗!"而汴梁城外,刘知远的"抗辽讨逆军"正举着粟米秆大旗,朝着这座被血浸透的皇城,步步逼近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