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四时养生

第2章:夏日祛湿:中医教你给身体做减法

加入书架
书名:
中医四时养生
作者:
浅月落星河
本章字数:
4400
更新时间:
2025-02-11

亲爱的朋友们,夏天一到,闷热潮湿的空气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,把我们紧紧笼罩。不仅身体容易感到疲惫,食欲也大打折扣,就连皮肤也开始变得油腻、冒痘。其实,这都是湿气在作祟!在中医看来,湿气是万病之源,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,脾胃相对虚弱,更容易受到湿气的侵扰。不过别担心,老祖宗留下的中医智慧里,藏着许多健脾祛湿的好方法,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分享,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夏天轻松告别湿气,重获轻盈健康的身体。

一、湿气缠身,身体会发出这些信号

湿气在身体里悄悄积聚的时候,我们的身体会给出很多信号,就像一个忠诚的小卫士,时刻提醒着我们。早上起床的时候,要是感觉脑袋昏昏沉沉,像裹了一层湿布,怎么都提不起精神,整个人困倦乏力,连简单的动作都懒得做,这可能就是湿气在捣乱了。看看镜子里的自已,舌苔又厚又白,边缘还有齿痕,舌头胖大,这也是湿气重的典型表现。上厕所的时候,留意一下大便,如果大便黏腻不成形,冲马桶时总是冲不干净,黏在马桶壁上,那也说明体内湿气已经超标啦。另外,皮肤变得油腻不堪,头发刚洗没多久就油得能炒菜,脸上还频繁冒出痘痘和粉刺,这些都是湿气在向我们示威呢。

二、中医眼中的湿气与脾胃关系

中医认为,脾胃是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同时也承担着运化水湿的重任。脾胃功能正常的时候,就能像一台高效的烘干机,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转化成有用的津液,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。可一旦脾胃虚弱,这台“烘干机”就罢工了,水湿无法正常代谢,就会在体内堆积,形成湿气。而湿气一旦形成,又会反过来阻碍脾胃的正常运转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就好比一个被淤泥堵塞的河道,水流不畅,不仅影响了整个水系的生态平衡,还会导致周围环境变得潮湿、泥泞。所以,想要彻底赶走湿气,关键就在于健脾,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。

三、巧用中医方法,开启健脾祛湿之旅

(一)饮食调理:吃对食物,湿气悄悄溜走

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掌控的部分,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,就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。薏米和红豆堪称祛湿界的“黄金搭档”,将它们一起煮成粥,每天早上喝一碗,既能健脾益胃,又能利水消肿。山药也是健脾的佳品,它性质平和,不寒不燥,无论是蒸着吃、煮着吃还是炒菜吃,都能起到很好的健脾作用。芡实同样是祛湿的好帮手,它可以和大米一起熬粥,或者搭配其他食材煲汤,味道鲜美又营养丰富。此外,像白扁豆、冬瓜、荷叶等食物,也都具有祛湿的功效,可以根据自已的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夏季虽然天气炎热,但我们要尽量少吃生冷食物,比如冰淇淋、冷饮、生鱼片等,这些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,加重体内湿气。还有辛辣油腻、甜食等,也要适量食用,以免加重脾胃负担。

(二)艾灸祛湿:点燃艾条,温暖脾胃驱湿气

艾灸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方法之一,通过点燃艾条,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特定的穴位,能够起到温通经络、散寒除湿、健脾益胃的功效。对于健脾祛湿来说,中脘穴、足三里穴、阴陵泉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。中脘穴位于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上方4寸处,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调理脾胃,促进消化吸收。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,胫骨外侧一横指处,它是人体的保健大穴,艾灸足三里能增强脾胃功能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,艾灸此穴可以健脾利湿,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。

艾灸的时候,将艾条点燃,距离皮肤2 - 3厘米,以皮肤感到温热但不灼痛为宜,每个穴位艾灸15 - 20分钟,每周艾灸2 - 3次即可。不过要注意,艾灸后要多喝温开水,帮助身体排出毒素,同时避免立即洗澡,以防寒湿入侵。

(三)运动排湿:动起来,让湿气随汗水排出体外

生命在于运动,运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祛湿方法。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,增强新陈代谢,让湿气随着汗水排出体外。夏天虽然炎热,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,比如散步、慢跑、瑜伽、太极拳等。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以上,不仅能赶走湿气,还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。

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,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,以免中暑。运动后不要立刻吹空调、喝冷饮,要等身体自然降温后再进行其他活动。

(四)中药泡脚:泡一泡,湿气全跑掉

中药泡脚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祛湿方法,通过脚部的经络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吸收到体内,从而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。我们可以准备一些艾叶、花椒、生姜等材料,将它们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的水,煮沸后再煮15 - 20分钟,然后将药汤倒入泡脚桶中,待水温适宜后开始泡脚。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,15 - 20分钟即可,以微微出汗为宜。

艾叶具有温经散寒、祛湿止痒的功效,花椒可以温中止痛、除湿止泻,生姜则能解表散寒、温中止呕。这几种材料搭配在一起,泡脚的祛湿效果更佳。泡完脚后,用毛巾擦干双脚,穿上袜子保暖,避免寒气入侵。

四、日常小细节,助力祛湿更彻底

除了以上这些方法,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祛湿。比如,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通风,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的地方。下雨天尽量减少外出,出门时要携带雨具,避免淋雨。不要穿未干透的衣服,洗完澡后要及时擦干身体和头发。此外,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非常重要,尽量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,因为熬夜会损伤脾胃,加重湿气。

亲爱的朋友们,湿气虽然顽固,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,坚持调理,就一定能够战胜它。让我们在这个夏天,巧用中医方法健脾祛湿,告别身体的沉重感,迎接轻盈健康的自已。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清爽、舒适的夏天!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