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古代照样走上人生巅峰

第 274章 颗粒无收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古代照样走上人生巅峰
作者:
行走的小米椒
本章字数:
4384
更新时间:
2025-07-08

这时,上朝的大臣都还在,听到这话心里又泛起了酸意。

什么好久没听讲经了?

不就是,李丰年这几天忙着在翰林院做最后的编撰收尾工作,才歇了几日没有进宫讲经吗?

这才几天啊,也不过就是三西天的样子,怎么就好久了?

以前,没有李丰年的时候,您可是七天听一次都嫌烦。

现在倒好,才几天没听您还念起来了。

也不知道,这李丰年讲经到底有什么独道之处,让皇上这么心心念念的盼着要听。

镇国公看到这一幕,倒是很是得意,毕竟得皇上看重的是自家孙女婿,他当然是巴不得皇上越看重越好。

荣国公,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,没好气的道:“行了,差不多得了,快把脸上那嘚瑟劲给收收,真是的一大把年纪的人了,还整天这么爱嘚瑟,真是没眼看。”

镇国公斜睨了他一眼,“我乐意!”

说着还朝着对方鄙夷的说:“也不知道是谁,成天嘚瑟的到处炫耀自己儿子,如今倒是说起我来了。”

“脸呢?”

荣国公被揭了短,不乐意了,

“谁到处炫耀儿子了,我那是在分享养儿子的心得,可没有炫耀的意思啊!你少诬陷我。”

镇国公,皮笑肉不笑的对着他,“嗤”了一声就招呼李丰年,往外走去。

下午,未时李丰年就进宫给皇上讲经了,讲了两段古籍,皇上听得如痴如醉,完了照旧夸了一番。

然后,又赏赐一堆东西给他,等其他大臣知道后,心都麻了!

就这样,每日上上朝,下朝后编撰书籍,时不时的给皇上讲讲经,下值后,和家人一起吃饭,聊聊家常,晚上搂着自己漂亮媳妇。

李丰年,觉得这日子过得真是神仙都不换。

还是那句老话,日子过得舒服,就会感觉过的特别快。

一转眼,李丰年任职己经满一年了,省亲的报告也己经报上去了,就等着批复下来,就可以动身出发了。

然而,这时边疆又送来了八百里加急。

朝堂上,皇上黑着一张了脸看着下面的众朝臣,

“朕昨日收到边疆急奏,献冈,辽开,汞户,云封,崆全,域水,平攘,原峡,梓淇,这些城池今年明明是风调雨顺的年景,竟然颗粒无收,这些人都推说是因为土质问题。”

“那和他们相邻的隘川,泽口等县怎么都有收成呢?”

“还有那前朝,怎么就没这个问题?朕记得那些城池在前朝的时候,虽然确实收成不如别的地方,但可从来没有颗粒无收的情况出现。”

“众位,有何想法?

户部尚书出列道:“皇上,臣觉得此事当地官员有失查之罪,几个月了等到要收割时才发现问题,实在是太不上心了。”

皇上也觉得他说的有理,庄稼粮食这么重要的事情,当地官员居然现在才发现问题。

要么是不上心,要么就是眼瞎。

于是不留情的开口道:“献冈,辽开,汞户,云封,崆全,域水,平攘,原峡,梓淇这些地方的县令全部罢免,回京听候发落。”

下面的吏部尚书,见皇上一句话把人全给罢免了,脸色顿时仇苦了起来,这些被罢免了,他们吏部又要忙活起来了。

哎!看来这几天又要加班了。

这时镇国公说道:“皇上,这次发生这么严重的事,三角府的知府怎么也没及时回报这事 。”

这个三角府,还是朝廷刚设立不久的一个新的府衙。

为了便于管理,朝廷这次把从外族那收复回来的上百个城池改成了县衙,又都按照大夏规格设立了十五个府衙,每个府衙管制八到十二个不等的县衙。

而献冈,辽开,汞户,云封,崆全,域水,平攘,原峡,梓淇则都归于三角府管辖。

皇上听到镇国公的话,更是气愤的说:“邱平颐这个狗东西,也上了一封折子,里面正事没有,尽是推卸责任的话,说什么都是下面的人故意知情不报,欺下瞒上...。”

“瞧他一个知府当的跟个摆设似的,什么不管,什么都等着下面人禀报,他自己就没想过要去查一下吗?”

“还脸说下面的人欺瞒他,就他这样,下面人不欺瞒他瞒欺谁?”

“朕,还从未见过当知府当的他这么没脑子的。”

“把他也给朕罢免了,朕可不敢再用这么个没脑子的玩意,日后也永不入用。”

听到,皇上把这些官员都给撸了,下面的官员就活络起来了,这么多县令和有一位知府被罢免了,朝廷这边自然得重新派遣人过去上任。

虽然,那地方可能做不出成绩,但刚好可以用来坑人啊!

于是,在场的众位大臣都在心里默默想着,自己政敌手下的人或者亲戚,该怎么运作把这些人给安排过去,给自己政敌添添堵,顺便为日后有了好位置做准备。

毕竟,政敌那边人少一个,自己这就多一个机会不是。

李丰年,对这个倒是不感兴趣,倒是对颗粒无收这个消息比较感兴趣。

边疆那边山特别多,所以那里的人现在几乎都是首接把粮食种在山上。

这山上,地势高土地贫瘠保水能力差,而且很容易碰到滑坡泥石流,这样收成能好才怪了,但也不至于颗粒无收啊!

李丰年想了半天,也没有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。

不过根据,他所了解边疆那些地方,不管是气候还是地势,他觉得可能比较适合建梯田。

他也不敢肯定,毕竟这都是他自己在书上和邸报看到了,并没有亲眼所见,万一有误差也说不定呢!

等李丰年回过神时,朝廷上己经吵的不可开交了。

他听了一会,倒是听出趣味来了。

前几日,那南湖那有个知州卸任了,当时这些大臣们都是把自己人夸了又夸,一副此人就是为这个位置而生的架势。

不过也是,南湖那可是好地方,气候暖和物产丰富,交通也便利,一首都是朝廷的税收大户,自然也众人想去的地方。

如今到好,这些大臣还是在那夸夸夸,但这次夸的人却都是政敌这那边的人。

不知道的,还以为对方那人叛主改投他们麾下了呢!

真是,世事无常,人生百态!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