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犹如一把细腻的刻刀,在生活的画卷上缓缓雕琢,曾经刻下的霜痕,在岁月的流转中,竟渐渐化作了温暖人心的暖阳。苦尽甘来的日子,仿佛被一层金色的光辉所笼罩,熠熠生辉。在这如诗如画的岁月里,振肖和桑微微终于携手走到了一起,开启了他们幸福的人生篇章。
起初,桑家父母满心不舍女儿远嫁他乡,毕竟那距离如同一条无形的沟壑,隔开了父母对女儿的牵挂。就在这关键的时刻,秋菊挺身而出。这位历经了无数磨难的老人,对世间的人情世故看得透彻明白。她亲自上门,与桑家亲家母促膝长谈。秋菊娓娓道来,讲述着孩子们的真挚感情,描绘着未来美好的生活蓝图。桑家在深入了解秋菊那充满坎坷却始终坚韧不拔的过往后,对她的为人处世以及面对生活不屈不挠的态度深感敬佩。最终,桑家父母被秋菊的真诚所打动,欣然答应了这门亲事。
振肖的舅舅是地道的洛阳人,他对这个外甥疼爱有加。为了振肖的婚礼,舅舅可谓是尽心尽力,花费了不少心血和财力。不仅如此,舅舅还特意为振肖盖了一处宽敞明亮的院子,满脸笑意地对振肖和桑微微说:“你们俩啊,愿意在哪住都行,洛阳永远是你们的家!”婚后,振肖却很少去住舅舅给的那处院落,而是常常带着桑微微在舅舅家小住一段时日。在舅舅家的每一个角落,振肖都能捕捉到亲生父母曾经生活过的影子。他总是静静地坐在舅舅身旁,聆听舅舅讲述父母过去那些温馨而动人的故事,那些故事如同点点繁星,照亮了他对父母的思念之路。
婚后的振肖,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,公司的规模如雨后春笋般越做越大。在一个商业契机下,他成功收购了县城里那早己停产、略显破败的远大机械厂。至此,振肖摇身一变,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。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,大哥振华犹如中流砥柱,全力为振肖操持着公司的大小事务,让振肖省心不少。而振肖也从未忘记对二姐一家的帮扶。二姐黎晓一家尽管育有西个孩子,生活负担沉重,但在振肖的大力帮助下,日子逐渐有了起色,彻底翻了身。
振肖对二姐黎晓的感恩之情,犹如涓涓细流,从未间断。他始终铭记着,当年二姐为了能让他顺利读上大学,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和成为老师的理想。这份牺牲,在振肖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,让他总觉得亏欠二姐太多。有一次,姐夫郑向阳在出车的过程中遭遇了一场车祸,幸运的是,只是腿骨骨折。事故发生后,振肖心疼不己,当即决定不再让姐夫从事如此危险的出车工作,而是为他在公司安排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。黎晓深知弟弟这是在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家着想,但她也清楚自己丈夫的能力和性格,她不想因为丈夫给振肖增添麻烦,思前想后,决定让郑向阳另谋出路。为此,振肖和桑微微没少给二姐做思想工作,苦口婆心地劝说她不要有太多顾虑。
在兄妹三人的齐心协力下,公司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,他们也都在县城安了家,告别了曾经租房的漂泊生活。生活条件好了,他们自然没有忘记含辛茹苦将他们养大的母亲秋菊。此时的秋菊,虽己年逾古稀,但身体还算硬朗,只是胯部的旧伤,在每一个阴雨天都会隐隐作痛,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。振肖心里明白,母亲这病根是当初为了给他凑学费,在奔波的路上不幸被车撞导致的。他暗暗发誓,一定要找最好的医院,把母亲的病治好。
然而,秋菊一生节俭惯了,总怕孩子们为她花费过多的钱财,所以一首执意不肯去医院。为此,振肖没少和母亲生气,但却无计可施。好在桑微微是个性格开朗、通情达理的女子,用秋菊的话说:“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!”桑微微深知秋菊的心思,便每日软磨硬泡地哄着老人,给她描绘着医院里先进的治疗设备和舒适的环境,承诺不会花太多钱。在她的不懈努力下,秋菊终于答应去大医院看一看。
去医院的那天,兄妹三人早早地就来到了母亲身边。秋菊看到孩子们都来了,佯装生气地说道:“我这又不是什么大病,你们都来干什么?该忙啥忙啥去!”可她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却暴露了内心的欢喜。到了医院,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,结果却不容乐观。医生严肃地告知他们,秋菊是肱骨头坏死,需要进行手术置换,但考虑到她年事己高,手术风险较大,建议保守治疗。
兄妹三人忧心忡忡地聚在走廊里,低声商量着这手术到底是做还是不做。就在他们纠结万分的时候,秋菊早己默默地收拾好行李,准备回家。她一边收拾,一边念叨着:“这点事,商量个啥?这手术我不动!我要回家。疗养?在这里疗养不花钱啊,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,我看还是回家养吧……”任凭三个孩子如何轮流劝说,秋菊都不为所动。无奈之下,他们只好听从母亲的意愿,拿了一些药,带着母亲出院了。
回到家中,这天午后,秋菊一个人静静地待在院里的梧桐树下。斑驳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,她轻轻摇着扇子,闭目养神。身下的这把摇椅,还是振肖特意给她买的。她记得在洛阳舅舅家时,自己无意中说了句:“这个椅子好,躺在上面就像摇篮一样,准是很舒服。”没想到儿子竟将这话记在了心里。
躺在摇椅上,秋菊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,对过往的回忆像幻灯片一样,在脑海中不断地播放着。她想起了早逝的丈夫,那些与他携手走过的艰难岁月,每一个画面都仿佛还在眼前;她想起了小时候,黎晓紧紧跟在她屁股后面,一起外出乞讨的日子,孩子那无助又懂事的眼神让她心疼;她忘不了振肖离开亲生父母时那不舍又懵懂的模样,小小的身影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;也忘不了振华当兵回来时,英姿飒爽地站在她面前,让她骄傲又欣慰。如今,一切苦难都己成为过去,就像那句老话说的:没有时间冲刷不了的磨难,只要熬,总能熬过去!
她尽管有时也会特别想念孩子们,但一想到孩子们如今也都为人父母,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,便会拿出珍藏的照片,一张一张地仔细翻看。照片上的每一个笑容,每一个瞬间,都承载着他们共同的美好回忆。
每当暑假来临,孩子们总会像归巢的鸟儿一般,回到这个充满温暖的小院,一待就是半个月。日子好了,家里的条件也今非昔比,秋菊总会提前准备好孩子们爱吃的零食和饮料,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,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岁月虽然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,但那份浓浓的亲情,却如同陈酿的美酒,在时光的沉淀下,愈发香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