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加个班怎么就穿越到三国了!?
凌晨三点。
诸葛小亮坐在公司楼下抽着廉价香烟,望着空荡荡的街道。
连续的加班让他感到心力交瘁。
“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?”他嘀咕道,随手将烟蒂摁灭在墙角。
电梯里,他的身影显得格外疲惫。
叮的一声,数字显示到达了“32层”。
可是,电梯门没开,灯光忽然闪烁不停。
下一秒,他只觉一阵天旋地转,眼前陷入无尽的黑暗。
当他再醒来时,鼻尖闻到了一股潮湿的泥土味。
他眯着眼环顾四周,发现自已躺在一间茅草屋内,耳边传来鸡鸣和人声。
他慌张地坐起身,入目的是一面铜镜,镜中映出一张陌生的年轻面孔。
“卧槽!这是整容了还是开了美颜?”
他伸手摸了摸自已的脸,肌肤细嫩,手掌却满是老茧。
他皱起眉,“我不是快四十了吗?这是哪儿?”
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,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。
他一袭长袍,手执竹杖,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,“小亮,你醒了?”
“小亮?兄台,咱俩认识?”诸葛小亮试探着问。
中年男子却抚须笑道:“你从小聪颖,怎的今日这般胡言?我是你恩师司马徽。”
诸葛小亮努力整理思绪,却越想越乱。
“司马徽……这名字怎么那么耳熟?”他皱眉低语。
转而抬头看了看这位自称恩师的男人,心里隐隐感到不妙。
“咱们这是在哪个年代?”他试探性地问道。
司马徽微微一怔,道:“自然是建安五年。”
建安五年?诸葛小亮倒吸一口凉气,“三国时期?!不会吧!”
他捏了捏自已的脸,确认这不是梦。
他猛地站起身,差点被长袍绊倒,“卧槽!这特么穿越了?!”
司马徽目光复杂地看着他,略带怜惜地说道:
“你近日在山中采药昏迷,大概受了惊吓。多休息几日即可恢复。”
“师父”关切地递上一碗药汤。
诸葛小亮接过,心头一阵复杂,“要是能穿回去就好了,可惜电梯没按钮。”
药汤入口又苦又涩,诸葛小亮皱眉说道:
“这玩意能加点糖吗?现代人讲究饮食健康,苦口良药也得好喝才行。”
司马徽不解其言,笑道:“何为‘现代人’?”
诸葛小亮一拍额头,“没事,您当我是胡言乱语吧。”
他目光扫过桌上散乱的竹简,见到一张地图,忍不住问道:
“这是荆州?”
司马徽点头,“正是。荆州乃群雄逐鹿之地,你可得学些安身立命之本。”
“师父,您说咱这世道有安身立命的地方?”诸葛小亮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。
他突然想起历史书里的三国乱象,心里一阵苦笑,“这日子怕是比加班还难熬。”
几日后,诸葛小亮逐渐熟悉了这具身体。
他发现,自已似乎掌握了一些未曾拥有的记忆——关于天文、地理和一些基础的术数。
司马徽察觉他的变化,常常出题考验。
他随口问:“若以五行推演,今年荆州之气象如何?”
诸葛小亮心中嘀咕,“古人的问题咋都这么烧脑?还好我小时候背过点《易经》。”
他装模作样地分析一番,竟然侃侃而谈。
司马徽眼中隐隐有了欣赏之意。
某日清晨,司马徽语重心长地对他说:
“小亮,你天赋异禀,但世道多险恶,须知人贵有德,方能行远。”
诸葛小亮一边点头一边暗想,“古人的鸡汤居然这么文雅。”
一日傍晚,司马徽忽然提议带诸葛小亮拜访一位“高人”。
“高人?这是什么套路?”诸葛小亮不解,但表面上依然装得毕恭毕敬。
“此人或可解你心中疑惑。”司马徽话语中透着深意,“他的见识远胜常人,或许能助你找到方向。”
诸葛小亮心里不由一紧,“难道真有人能看出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?”
他跟随司马徽踏上山路,夜色渐浓,凉风吹过树林沙沙作响。
他忽然觉得脚下的路不只是通往一个未知的人,而是通向他真正的命运。
“这一趟,怕是改变一生的旅程吧。”诸葛小亮低声自语。
山路崎岖,月光洒在林间,树影摇曳。
诸葛小亮踩着草地,听到枯枝在脚下咔嚓作响。
他抬头望向前方,司马徽的背影在薄雾中显得朦胧,却步伐稳健,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。
“师父,这‘高人’到底是何方神圣?”诸葛小亮忍不住问道,语气中夹着好奇和几分警惕。
“此人隐居山中,胸怀经天纬地之才,但性情怪异,鲜有人能得其青睐。”司马徽头也不回,语气平淡。
诸葛小亮心里有点打鼓,嘀咕道:
“一个隐居的‘老神仙’,听着像高人,搞不好是个老六。”
他加快步伐,凑到司马徽身边,又试探着问:
“这人真能解惑?别是个爱讲玄学的吧?”
司马徽笑了笑:“他解惑的方式,或许与你所想截然不同。放心,不会让你失望。”
走了两个时辰,诸葛小亮腿有些酸,脚底板隐隐作痛。
他停下脚步,装模作样地揉了揉腿,喊道:
“师父,这么赶路是打算测我体力吗?咱们歇会儿呗。”
司马徽闻言转过身,见他一脸苦相,忍不住失笑:“你年轻体壮,怎这般娇气?”
“身体是年轻了,可我这心理年龄早过不惑之年,体会过疲惫人生的心酸。”
诸葛小亮随口胡诌一句,顺势坐在一块石头上喘气。
司马徽听不懂他的话,但见他脸上满是复杂神色,似乎隐隐透着倦意,便没再催促,顺势坐下说道:
“小亮,我知道你这些日子心存困惑,对自身处境不甚明了。”
诸葛小亮暗道,“心存困惑?岂止是困惑,这简直是人生地震了!”
他却不敢流露过多,只能含糊地笑笑,“还行,就是偶尔觉得有点……离谱。”
司马徽目光悠远,缓缓说道:
“人之一生,常在困顿中摸索。你以为是迷雾,但若能拨开,或许便是天机。”
“师父,您的鸡汤也太深奥了点。”诸葛小亮嘴上调侃,心里却开始认真思索,“天机?这老头是不是看出点什么了?”
就在此时,远处忽然传来一声野兽的低吼。
诸葛小亮瞬间绷紧了神经,站起身来四处张望,“卧槽,这不会是山匪的信号吧?”
司马徽不慌不忙,反而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:“无妨,不过是野兽在觅食。怕吗?”
“怕倒不至于,就是……怕饿肚子的野兽找我下手。”
诸葛小亮嘿嘿一笑,强行掩饰心中的紧张。
他紧紧攥住袖子里的木棍,“特么的,真要遇到危险,我这现代人也不能怂。”
不多时,月光下隐约出现一间木屋,屋旁的松柏被风吹得沙沙作响,周围显得冷清又神秘。
司马徽停下脚步,转头对诸葛小亮说道:“到了。”
诸葛小亮上下打量那间木屋,心中嘀咕,
“高人住得也太接地气了吧?这条件,换成现代人估计都住不惯。”
司马徽轻轻敲了敲门,“庞先生,我带了一个徒儿来,请指点迷津。”
门吱呀一声打开,走出一位身形清瘦的中年男子。
他身着灰袍,头发半束,脸上虽有几分疲惫,却透着精明。
诸葛小亮忍不住打量他,心里暗自评价:“看着不像神棍,更像个落魄文人。”
“这便是诸葛小亮?”男子看向他,声音沉稳,眼神如炬,仿佛要将他看透。
诸葛小亮下意识挺直腰板,尴尬地笑道:“正是小亮,不知先生如何称呼?”
中年男子淡淡一笑,“我名庞德公。”
庞德公未请两人入屋,反而站在门口上下打量着诸葛小亮。
他忽然开口问道:“世人若困于乱世,当以何为根本?”
诸葛小亮一愣,心里顿时警觉起来,“这不是简单问候,这是考校我。”
他快速思索着如何应对,既不能暴露现代思维,又得显得有水平。
“乱世之根本,不外乎人心。”
诸葛小亮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,
“得民心者得天下,若失民心,纵有千军万马,也不过是空壳。”
庞德公闻言微微颔首,却又追问:“那如何得民心?”
这问题可把诸葛小亮难住了。
他沉吟片刻,忽然脑中灵光一现,笑道:
“若让我说,那就得民所愿,顺其所求。
百姓求粮,我便种地;求安,我便守护。简单粗暴,但最有效。”
庞德公听完,沉默片刻,嘴角浮现一丝笑意,“有趣,你的见解虽然浅显,却不失为一种务实之道。”
诸葛小亮心里松了口气,“看来蒙混过关了。”
可还没等他放松,庞德公却话锋一转:
“不过,纸上谈兵终归是虚,是否真有本事,还得看你如何应对实际之事。”
庞德公转身回屋,留下司马徽和诸葛小亮站在门外,冷风拂过,诸葛小亮忍不住抱了抱胳膊,低声嘟囔:
“这是要让我干嘛?打副本吗?”
司马徽看了他一眼,语气深沉:
“小亮,今日的见面不过是开始,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。庞先生未尽之言,你可得细细品味。”
诸葛小亮一脸无奈,心里却燃起了几分期待。他抬头望向夜空,暗自想道:
“不管是什么考验,既然来了,就干他一票大的。
老子可是新时代的人,看你们这古代套路能玩出什么花样。”
夜幕下,山风阵阵,似乎预示着未来将掀起一场未知的风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