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 00 二年十月我一找到出版商,就寄了封电子邮件给 Jon Mundy,进一步告诉他有关该书的点滴。他没有回应,令我颇为 光火,不过,没多久我就宽恕了 。虽然有时我的宽恕会慢上几 拍,但终究还是化解得了。我想,大概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, 使我得以在日后种种挑战来临之际,仍能持续操练《奇迹课程》 吧。
《告别娑婆》于二 0 0 三年春天出版后,我接到一通电话, 是 Jon Mundy 打来的。他说读了该书的第一个反应是「哇!」电 话中提及他要到缅因州波特兰的联合教会(Unity Church)开工 作坊,邀我一同前往。他会跟大家介绍我这号人物以及该书, 但 我可以不用说话。我去了 ,Jon 介绍到我时,我慌忙起身,害 羞地丢了声「嗨」,就又慌忙坐下。这就是我「演讲」的秀。 会后,Jon 与我共进晚餐时,问道:「你可愿亲自出面,跟大家 谈谈该书的来龙去脉?」我既不想,也不认为自己办得到。Jon 又接着说:「那也无妨。只是,你若不愿说,世人便无从得知你 这段经历的真实性,搞不好还有人怀疑你杜撰了某些内容。」他 的这番话果真动摇了我。聊着聊着,Jon 突然邀我入秋去纽约, 在他主办的一个工作坊中露露面。我不知吃错什么药, 竟答应了 他。当晚我一离开,就急着找金蝉脱壳之计。我仍旧没有作公开演说的打算,也不想勉强自己去做。我想 告诉 Jon 我不去曼哈顿了,却也迟迟未与他连络。后来, 我决定 先处理自己这个拖拖拉拉的心态, 但也得等我真的想处理的时 候。
接着,那年夏天,我接到一名女子 Vicki Poppe 从麻萨诸塞 州打来的电话。她要与一群朋友到波特兰沿岸的 Peaks 开个共祷 会〔prayer circle〕,想邀我一同前往。这挺让我心动的, 缅因 的夏天很美,而且我也想试试搭渡船出游的感觉。Vicki 带了十 位朋友同行。当我们一伙人在岛上时,她突然问道:「葛瑞,要 不要跟我们说说你与阿顿、白莎间的经历?」我请圣灵协助, 在 暖烘烘的太阳下,我显得分外轻松,于是我开始分享两位上师到 访的情景。后来, 在回渡船的路上,Vicki 走到我身旁,说:「葛 瑞,你刚刚跟十个人说了你的经历,对吧?倘若你可以跟十个人 讲,你就可以跟一百个人讲,这又有什幺不同,反正都是幻嘛!」
知道我十一月可能会去纽约,说道:「也许,你可以 先来我家开个工作坊试试。若发现不喜欢,你以后就别做了 。 但总得试一次吧!」我妥协了 ,接受了她的意见,心里在想:到 底会来多少人啊?
ki 在麻萨诸塞州 Quincy 的 Adams 街有栋房子,就在 John
uincy Adams〔译注,,美国第六任总统〕故宅的对面。那天是 九月的第一个周末,《告别娑婆》虽在热卖,但会来那幺多人仍 是我始料未及的。而这些人的率首、可爱与热忱更是令我感动莫 名。我忖度着:「倘若未来就像现在这样,那我有什么好怕的? 即使我讲得糟透了,他们也仍会宽恕我的,不是吗?」
我的工作坊秀十分成功。虽然我一开始紧张得蹦出「下 次再也不干这种事了!」这句话来,但二十分钟后,奇妙的事发 生了 。我请在场学员一起作上师教我的「真实的祈祷」,冥想自 己与上主结合。冥想后,我觉得自己好似与某个更高之物连结上, 之后的课,就好像不是我在带领的了 ,我好似看着自己让圣灵 透过我来传达讯息。心想:我早让圣灵接手不更好?下回演说时, 我依样画葫芦。两个月后, 我到纽约进行第西次公开演说时,己 比先前自在多了,我原先还认为纽约之行最难应付呢。
《告别娑婆》势不可当, 每个月都刷新销售记录。销售量虽未 到惊人的地步,但己够引人侧目了,于是演说邀请纷至沓来。我 不确定自己愿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,我是该再讲几个场次就好, 还是得认真看待此事,甚至为此展开长途旅行?我没搭过飞机, 只开过长途车到纽约一回以及新英格兰的几个地方。如今, 我来 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了
二 00 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我又到了 Vicki Poppe 的家,不过这 回是来过圣诞节的。我与结缡二十一年的内人凯伦一起去。我们 整晚待在那儿。隔天十二月二十一日准备开车回缅因州,出发前, 我跟 VIcki 说:「我觉得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了」,她说:「我也 有同感,而且,我大概知道会是什幺事。」我们彼此心照不宣。
当天夜里,我坐在阿顿和白莎最后三次到访的 Auburn 的客 厅里;原先我是住在 Poland Spring,也就是他们十一年前的今 天首次出现的地方。突然间, 我觉得房内另有他人。我往左边的 沙发看去(因为沙发和我坐的椅子都是面对电视机方向),定睛一 瞧,见到我那两位老友就坐在那张每回到访所坐的沙发上,我欣 喜若狂地大叫「阿顿和白莎!」就飞奔过去拥抱他们两位。事后 我才发现,这可是我第一次碰触阿顿(那位男的),而先前只碰过 白莎(那位女的)一次。
他们还是老样子,我美丽的白莎和那位可爱的老兄。耐人寻 味的是:我实际上并没看到他们是怎幺冒出来的,就跟他们十一 年前首次造访时一样。我坐了下来, 仍止不住心中的雀跃。同样 的,白莎又先开口说话了。
白莎:嗨,亲爱的弟兄。近来好吗?上回一别后,可有何新鲜事? 开玩笑的,你知道,我们向来都很清楚你的一举一动。
阿顿:没错,包括你最近在读的关于某个德国佬杀了人后,还把 尸体吃掉的新闻报导。那事件还挺轰动的。目前以食人罪起诉, 也快被判刑了 。
葛瑞:当然要判刑啦,天下哪有白吃的「午餐」。
白莎:很高兴你耍聪明的毛病还没治好,等我们跟你混完以后, 你很需要这本领的。
葛瑞:哦?你们有何打算?
阿顿:时候到了 ,你自然知道。
葛瑞:等等!让我先按下录音机。我开心极了 ,简首不敢相信 又见到你们。其实我早有预烕你们会在周年日回来。
〔注:十二月二十 一 日是天主教庆祝耶稣门徒圣多玛斯 (St.Thomas 〕的节日;白莎曾经表明过,两千年前那一世她是 男儿身多玛斯,阿顿则是那个时候的圣达太(St.Thaddaeaus)〕
白莎:是啊,那幺就言归正传吧。我们回来可说是要轻轻敲醒世
断轮回电子版 18
人的脑袋,不过,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比较像是当头棒喝。我们这 麽做,是要帮助世人不偏离正道,教大家如何运用更高层次的宽 恕(或称量子式的宽恕,日后会深入探讨),最快地体验到你不朽 的实相。我们来此是指点你如何「一劳永逸断轮回」。
葛瑞:就这样吗?我还以为可以学到衡量意识的技术呢。
阿顿:别开玩笑了。不过, 你提的事,也是我们来此的理由之一。 虽小道必有可观之处,人们总是很容易被这些可观的小道吸引, 而偏离了正轨,故意避开使我们陷于轮回的关键问题。
白莎:关于这个,我们日后会再深入探讨。一开始,我想先点出 另一个问题:大部分的灵修学员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投注在「搜集 资讯」,以为往脑子塞进愈多的灵修知识,悟性就可以愈高。于 是一个法门换过一个法门,也猛啃一堆灵修书籍。在《告别娑婆》 中我们称此为「吃到饱的心灵自助餐厅」(spiritual buffet line〕。
汲取知识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,它的确能帮人扎根打底。问 题是出在人们过于崇拜知识。那只会让你白忙一场、空手而归, 它能让你尝到甜头也可让你吃尽苦头。关键并不在你懂了些什幺 而在于怎么去应用这些你懂得的讯息。因此真正能加快你心灵成
断轮回电子版 19
长的是「应用」这个阶段。
一般而言,精进的灵修学员与教师必须随时随地都能将所学 的一切实际应用到每个来到他面前的人、事或境遇上。我是指一 切事情,其中毫无神秘可言。不论生活中发生何事, 都是圣灵给 我们的功课,要我们实际应用所学。而圣灵赐予我们最佳的救恩 利器就是宽恕。这当然指的不是传统的宽恕, 不是老一辈人说的 那种「美德」,它是一种全新的戏码、截然不同的模式。
唯有透过训练,不断地操练及应用,学员才能进入「体验」 的凯旋阶段。亲爱的弟兄,我向你保证,「体验」是唯一能让你 幸福的事。文字啦、神学啦、哲学啦,想都别想。《奇迹课程》 是 J 兄〈我们用耶稣雅 Y'shua 的英文代号〉代上主发言所成之 书,书中便提到:「言词只是象征的象征,它离实相是双倍的距 离。」3 试问, 一个象征物的象征物能使你幸福吗?绝不可能。 唯一能让你幸福的是对真我的体验。能真正满足你的, 绝不会是 实相的象征物,而是实相的经验。
在《奇迹课程》里, J 兄针对种种困扰人心的难题,说过一 段发人省思的话:
没有答案,有的只是经验。就致力于这个经验吧! 不要被神
学所耽误了 。 4
要有这种经验,得先让圣灵训练你的心,使你能如祂一般思 考与看待他人。但这需要像佛教或《奇迹课程》此类循序渐进的 系统,才能加快你成就的脚步。若让心灵跟着原有的模式走, 永 不得治愈。如同 J 兄在《奇迹课程》中说的:「没有经过训练的 心灵是无法成就任何事情的。」5 这句话真是切中人们的要害, 因为它等于说:世上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其实都在做着无谓 的事。除非心灵经过训练,否则都只是在原地打转而己。
葛瑞:是啊,关于这点,我也愈来愈能体会〈练习手册〉的重要 性,我也领悟到,无论发生什幺事,目的全都一样,要我们学习 宽恕。我并不是说我每回都能当下就宽恕, 其实我还办不到,不 过最后总还是化解得了。早一点宽恕,就少受点苦。就拿公开演 说来讲吧,我以前从没想过自己办得到。我一开始真的很紧张, 但让圣灵进来帮我后,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是为了当初所认定的理 由而紧张。就像《奇迹课程》说的:「我绝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 理由而烦恼。」6
阿顿:没错,你真不是省油的灯。每个人多少都会害怕世上某些 事物,他们可能很难相信〈因它是深植于潜意识中),不论何种 恐惧都能追究到潜意识里对上主的恐惧,那份恐惧起因于我们潜
意识中相信自己与上主分裂所产生的罪咎。
葛瑞:等等,我们该不会要再出另一本书吧?若真如此,可能有 人会听不懂你方才那番话。
顿:嗯,要不然你来帮大家稍作复习,如何?你约略做个说明, 这样,不论是初学者或是老学员都会清楚我们在讲什幺。你办得 到的。到目前为止, 你的演讲与《告别娑婆》一书不都进行得很 顺利吗?
葛瑞:是没错,一切都在掌控中。犯了不少错误, 但都归咎到别 人身上去了。开玩笑的啦。不过, 说到演讲,我不知该不该继续 下去。我是说我只是做了我想做的事,每到一处(包括曼哈顿) 就说出我的经历,并告诉他们书就是这样来的。他们可以选择信 或不信,若不信,至少我己尽到告知的责任。
白莎:恐怕你的宽恕功课才刚要开始哩。要是我告诉你, 自二月 底开始,你一年会飞个十万多哩,到处去讲课呢?
葛瑞:你吓唬我的吧?
阿顿:这是最好的安排,老弟。看看外头, 能正确传递奇迹讯的讲师,屈指可数。但可别以为这是你真正的任务。在你巡回演 说当中,我们要你做你「真正」的工作, 那就是宽恕。当然不是 传统的那种,而是新式的宽恕。
白莎:你愿不愿意彻头彻尾地改变你的生活模式,学习看出,无 论外面发生什麽事情,实际上都只是要你相信自己是具身体罢 了,看穿了这个把戏后,可以宽恕吗?
葛瑞:哎哟,好可怕。
阿顿:别哀嚎了,我们知道怎样对你最好。收拾好细软吧, 老弟, 这趟旅程可不短哩。对了,再回到我们方才提到的复习吧!
葛瑞:可是,对于己经懂的人不就重复了吗?
白莎:别忘了我们以前跟你说过的,重复不仅无碍,还很必要。 一般人没办法一口气塞进太多正见,它需要时间消化,再慢慢打 入潜意识中。我们方才不也提过, 开悟与否,并非取决于灵性知 识的多寡,这是千真万确的。不过话说回来, 若有像《奇迹课程》 这类形上学做基础,会加强我们应用所学的「决心」,这是在应 用阶段中最重要的一环。即使你了解真理, 但能在状况发生时忆 起它来,仍非易事。假使你能习惯性地在任何困境中忆起真理来,
那就表示它己成了你的第二天性,为你所用了。那一刻来临时, 你就是以「光速」迈向我们所说的「体验阶段」。《奇迹课程》说 过:「本课程乃是以这种经验为鹄的。」 7
葛瑞:好吧。不过, 复习之前,我可不可以先说个笑话?我喜欢 在工作坊中说笑暖场。
阿顿:你上个月才去了曼哈顿。说说你爱说的那个纽约笑话。
葛瑞:没问题。有个佛教徒在中央公园里,往一个热狗摊走去, 然后跟小贩说:「请给我一份加上所有配料的热狗。」于是小贩给 了这位佛教徒一份热狗,佛教徒付了钱后,要小贩找零,但小贩 却跟他打禅机:「零钱来自你内。」〔译注:「零钱」与「转变」的 英文〔ge〕同字,亦即「转变」来自你内〕
白莎:是啊,你那个笑话博得了不少笑声。我们挺喜欢你演说时 的风趣。要记得多笑笑, 这点很重要。要切记 J 兄在〈正文〉说 的:在永恒境内,一切原是一个,后来悄然潜入了一个小小的疯 狂观念,而上主之子忘了一笑置之。8
葛瑞:那个小小的疯狂一念当然指的就是我们自以为可以独立于 上主之外而拥有个体身分的想法。好了,我们开始复习。
迹课程》是一部「三合一」的灵修书藉, 里头实际上包括了三部 书:〈正文〉是整部课程的中心思想所在;〈学员练习手册〉旨在 将这部课程的观念具体运用于日常生活中,共三百六十五课,以 一年为期,但实际操练起来多半会超过一年;〈教师指南〉则是 全书精神的一个纲要。这部课程是来自于 J 兄,由纽约一名实验 心理学家海偷·舒曼笔录说的话,再把记下的内容念给她的同事 比尔·赛佛(Bill Thetford)听,比尔边听边打字成稿。整个 过程历经了七年的光景。
对了,随着你们两位的出现,且告诉我不同于传统认知中的 两千年前的 J 兄(他原名为耶稣雅,一名从未想过要组织宗教团 体的犹太教经师),我开始浮现出一些记忆。我发现,每回你们 提到我的前世,随后几个礼拜或几个月我就会浮现更多有关那几 世的记亿。比方说, 你们告诉我,一千年前我曾是一位美洲印第 安觉者(世人称他为「伟大的太阳」)的学生和朋友,接着,我便 浮现出我那一世在 Cahokia 那个地方身为一个印第安人的威受、 记亿和影像。〔注:Cahokia 位于 Collinsville,在伊利诺境内, 是史前墨西哥以北、美洲原住民最具代表性的地方〕我甚至还记 得 Cahokia 的重音应读在第三音节,而不在第二音节的白人式读 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