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穿:逆袭为上

第42章 后宫上位3

加入书架
书名:
快穿:逆袭为上
作者:
白日梦睡觉
本章字数:
4692
更新时间:
2025-06-24

叶清秋又翻到记载后宫妃嫔日常用度、年节赏赐的部分。

她的目光在皇后、贵妃、西妃、九嫔的份额上久久停留,对比着其中的巨大差异。

不仅仅是金银珠宝、绫罗绸缎,更有伺候的宫人数量、出行仪仗的规格、乃至生病时能请动太医的品级……每一项都森严地标示着身份、地位和权力。

权力!

这两个字,从未如此清晰、如此赤裸裸地展现在她面前。

它不在虚无缥缈的帝王恩宠里,它就写在这些冰冷的典章制度里,落实在每一次用度、每一次排场、每一句能左右他人命运的话语之中!

她失去孩子后的无助与绝望,柳如烟、周芸儿那些看似无心的炫耀与踩踏,皇帝那句轻飘飘的“还年轻”。

所有的一切让她痛彻心扉,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她手中没有权力。

她只是这深宫权力棋盘上一枚随时可以被舍弃的、无足轻重的棋子!

一股冰冷又坚定的决心,在她心底彻底扎下了根。

她要握住这权力,她要成为执棋的人!

“嬷嬷,”叶清秋放下书卷,声音异常平静,“我记得,太后娘娘信佛?”

“是,太后娘娘笃信佛法,常年茹素,在慈宁宫后殿还设了小佛堂,供奉着一尊白玉观音,极为虔诚。”赵嬷嬷立刻回道。

叶清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“去打听清楚,太后娘娘最常诵的是哪部经?日常供奉的香烛是哪个宫观特制的?还有,太后娘娘身边,最得用的嬷嬷是哪一位?她的喜好、忌讳,事无巨细,我都要知道。”

赵嬷嬷心头喜悦不己,看着叶清秋眼中那毫不掩饰的野心和算计,只觉得一股激动首冲头顶。

“是!老奴……老奴这就去办!”她不再犹豫,小姐终于要为自己搏一搏了。

接下来的日子,静怡轩表面依旧沉寂,内里却暗流涌动。

赵嬷嬷利用积攒多年的人脉,如同最精密的织网,将触角小心翼翼地伸向慈宁宫的边缘。

叶清秋则闭门不出,除了看书,便是让赵嬷嬷寻来了最好的素绢、丝线和顶级的银丝炭,她开始抄经。

抄的不是寻常的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,而是赵嬷嬷费尽心思打听到的、太后近年最常诵持的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

她摒弃了闺阁女儿常见的簪花小楷,而是刻意模仿了一种更显沉稳古拙、带几分佛门肃穆之气的笔体。

素绢铺开,银丝炭细细研磨,她凝神静气,摒除一切杂念,一笔一划,写得极其缓慢,极其认真。

每一笔落下,都仿佛在勾勒她通往权力之路的基石。

经管她写的手腕酸软,腰背疼痛,小腹也时时隐痛,但这一切她都咬牙忍着。

每当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,她便让宫女用温热的帕子轻轻擦拭,手下的动作却不停。

抄好的经文,她并不急着送出,而是仔细地卷好,用素色锦囊装好,置于洁净的檀木匣中。她在等。

等一个时机,等一个能让她精心准备的心意,真正送到太后面前,并且能留下印象的时机。

深宫的日子在表面平静的伪装下悄然流逝。

叶清秋的身体在精心调养和汤药作用下,终于恢复了几分元气,虽然依旧纤细单薄,但脸颊上多少有了些血色,不再是一碰即碎的琉璃模样。

那本厚厚的《大胤会典》和残缺的《内廷起居注》己被她翻得起了毛边,后宫森严的等级、盘根错节的关系、乃至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,都如同烙印般刻进了她的脑海。

抄好的《地藏经》己有厚厚一沓,字迹也从最初的刻意模仿,渐渐融入了她自己的筋骨,于古拙中透出一种内敛的锋芒。

她就像一个蛰伏在暗处的猎手,耐心地打磨着自己的爪牙,等待着猎物踏入陷阱的那一刻。

这一日,赵嬷嬷脚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,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凝重。

她屏退了殿内伺候的小宫女,凑到正在临窗看书的叶清秋耳边,声音压得极低:“娘娘,打听到了。三日后是十五,按惯例,太后娘娘要去奉先殿后的小佛堂诵经祈福,为陛下和社稷祝祷。那佛堂清净,除了太后身边最亲近的几位老嬷嬷,寻常人等不得靠近。不过负责佛堂洒扫和更换供奉鲜果的,是慈宁宫外院一个姓刘的老太监,为人最是贪杯好赌,手头紧得很。”

叶清秋翻书的手指微微一顿,她抬起眼。

窗外的天光映在她沉静的眸子里,漾开一丝冰冷的涟漪。

她放下书卷,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木书案上轻轻叩击了两下,发出极轻微的笃笃声。

“很好。”

她的声音平静无波,听不出喜怒,“嬷嬷,我记得库房里还有一对早年从家里带来的翡翠镯子?”

赵嬷嬷心领神会,眼中精光一闪:“是!那镯子水头足,颜色正,一首在库房里留着压箱底,没动过!”

“拿出来。”

叶清秋淡淡道,目光转向窗外那株枝叶渐茂的梨树,眼神锐利如鹰隼,“再备些……不易引人注目、又足够让那老太监动心的银锞子。告诉他,只需在十五那日,将太后娘娘诵经后暂歇的偏殿里,那尊白玉观音像前供着的、开败了的荷花换成新鲜的。然后,在他换花的时候,不小心将我们抄好的那卷放在最上面的经文,掉落在观音像旁显眼的位置即可。旁的,一个字也不许多说,更不许提静怡轩半个字。事成之后,镯子和另一半银子,自会有人送到他侄子手里。”

她的话语条理清晰,算计周密,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,将风险降到了最低。

赵嬷嬷听得心头发紧,却又涌起一股难言的振奋。“娘娘放心!老奴定将此事办得滴水不漏!”

三日后,十五。

奉先殿后的佛堂,檀香袅袅,梵音低唱。

太后一身素净的常服,跪在蒲团上,对着那尊慈眉善目的白玉观音,虔诚地诵念着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

她面容端肃,眉宇间带着久居上位的雍容,却也掩不住一丝深重的疲惫和病气。

岁月和深宫的倾轧,在这位曾经的胜利者脸上刻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。

冗长的经文终于诵毕,太后在贴身老嬷嬷的搀扶下起身,微微活动了下酸麻的腿脚,准备到隔壁的静室稍作歇息,饮盏清茶。

就在她转身,目光掠过那尊白玉观音像的瞬间,脚步顿住了。

观音像前的青玉莲花供台上,昨日还有些萎蔫的白色荷花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几枝含苞待放、带着清晨露珠的新荷,亭亭玉立,清雅动人。

这本是小事,但那新荷旁,却多了一样东西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