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浒:开局在樊楼卖神仙酿

第24章 杂货淘宝破困局

加入书架
书名:
水浒:开局在樊楼卖神仙酿
作者:
火枫云殇
本章字数:
4208
更新时间:
2025-06-15

李云枫的【超级金融分析系统】高速运转,结合【百工图谱】提供的技术蓝图,不断推演优化方案:【当前最优解:1. 改良现有设备,提升单次处理量及热效率。2. 培养核心技术人员(至少一名),分担陈天行压力。3. 优化原料预处理及酒曲配方,缩短发酵周期。】

“改良设备我来想办法,”李云枫看向陈天行,“老陈,你从图谱里挑最实用、能用现有材料实现的改良点,列个单子。孙大孙二给你打下手。至于人手…” 他目光转向正在吭哧吭哧搬酒糟的孙大孙二。这两个二十出头的乡下小伙,老实肯干,就是有点木讷。

“培养学徒?”张子翔眼睛一亮,“我看行!孙大孙二底子干净,又是二娘的亲戚,知根知底!就是…老陈,你教徒弟行不行啊?别把咱的秘方给教歪了!”

陈天行牛眼一瞪:“瞧不起谁呢?图谱在手,天下我有!教徒弟?小菜一碟!” 他灌了一大口水,冲着孙大孙二一招手:“大傻!二愣!过来!”

孙大孙二赶紧放下手里的活,小跑过来,一脸憨厚又带点紧张地看着陈天行。

“听着!”陈天行指着那套复杂的蒸馏设备,尽量让自己的话通俗易懂,“这玩意儿,看着唬人,其实跟蒸包子差不多!下面烧火(指炉灶),上面蒸东西(指蒸馏桶),中间这根铜管子(指冷凝管),就是让蒸出来的气儿变回水!懂不懂?”

孙大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孙二挠挠头:“陈师傅…那…那气儿咋就变成酒了?”

“问得好!”陈天行一拍大腿(不小心拍重了,疼得龇牙咧嘴),“这就叫‘蒸馏’!酒醅里的酒气儿,比水气儿跑得快!先冒出来,钻进这铜管子,一遇冷水,啪!就变回酒了!剩下的水气儿和渣渣,就叫酒糟!明白没?”

“哦!就是捡跑得快的!”孙二恍然大悟。

“对头!”陈天行很满意这个比喻,“你俩的任务,就是看好炉火,不能大也不能小!看好冷凝桶里的水,热了就得换凉的!还有,接酒的时候,头道酒烈(甲醇杂质多),得单独接出来,不能要!中间这段,才是精华!记住了没?”

他一边说,一边比划,还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简易图。孙大孙二听得连连点头,眼神里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陈天行的崇拜。

“行!今天你俩就跟着我,看我咋操作!多看多问!少动手!”陈天行开始了他的“带徒”生涯,虽然过程充满了“你傻啊!火太大了!”“水!加水!不是加柴!”的咆哮,但甜水巷的烟火气里,第一次融入了“技术传承”的别样滋味。

李云枫则根据陈天行提出的改良点(比如用双层陶瓮嵌套保温,增加冷凝管散热片面积),带着张子翔一头扎进了大相国寺的杂货市集和城西的铁匠铺聚集区。

市井淘宝与汴梁百态

大相国寺庙市,人声鼎沸,摩肩接踵。卖香烛佛像的、卖古董字画的(真假难辨)、卖胭脂水粉的、卖各色小吃零嘴的、卖鸟卖虫卖猫狗的…三教九流,无所不包。

李云枫的目标明确:找便宜耐用的陶瓮、铜皮、以及各种能用来做散热片的废旧金属件。

“掌柜的,这陶瓮怎么卖?”张子翔蹲在一个杂货摊前,指着一摞大小不一的粗陶瓮。

“大的三十文,小的十五文!结实耐用,腌菜泡酒都好使!”摊主是个精瘦老头。

“三十文?”张子翔【万物通晓】瞬间捕捉到老头眼神里的闪烁和旁边同样陶瓮的标价(二十五文),“老丈,您这价不实在啊!您看隔壁刘记,跟您这一模一样的,才二十五文!我们是醉仙居的,要得多!您给个实在价!”

“醉仙居?就是甜水巷那家?”老头眼睛一亮,“哎哟!早说啊!您那‘烧刀子’,我儿子昨儿排半天队才抢到一杯!回来吹了半天!这样,大的二十五文!小的十二文!您要几个?”

一番讨价还价,张子翔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“醉仙居”的名头,以极低的价格拿下了一批品相不错的陶瓮和几块便宜的黄铜片。

在铁匠铺区,他们则需要更专业的沟通。李云枫的【系统】负责扫描各种废旧铁器、铜件的材质和可利用性,张子翔则负责跟铁匠们套近乎、砍价。

“赵师傅!忙着呢?”张子翔熟稔地跟一个光着膀子、肌肉虬结的铁匠打招呼(上次买工具认识的)。

“哟!张掌柜!稀客啊!又要打啥家伙什?”赵铁匠放下锤子,抹了把汗。

“这次不打新的,想淘换点‘宝贝’!”张子翔笑嘻嘻地指着墙角一堆报废的铁锅、犁头碎片,“您看这些废料…怎么出?”

“废料?”赵铁匠一愣,“你要这玩意儿干啥?按斤称,五文钱一斤!”

“贵了贵了!”张子翔连连摆手,“三文!我们全包了!另外,还想请您帮忙把这些铁片、铜片,按我们画的图样,裁切打孔!”他掏出陈天行画的简易散热片图纸。

又是一番拉锯战,最终以西文一斤的“废料价”和额外的加工费成交。李云枫则在一旁,用【系统】精确计算着尺寸和用料,力求不浪费一分一毫。

采购途中,他们也真正融入了汴梁的市井百态:

看了一场街头卖艺的“胸口碎大石”,张子翔精准指出那“大石”是特制的空心石粉砖,惹得摊主差点翻脸,被李云枫用几个铜钱平息;

在州桥边的茶摊歇脚,听几个老税吏抱怨今年酒税又要加征,心里暗自警醒;

甚至目睹了一起小小的扒窃事件,张子翔用【万物通晓】听懂了扒手的黑话切口,不动声色地提醒了受害者,避免了一场冲突。

汴梁城,不再仅仅是地图上的坐标和潜在的威胁源,它鲜活、嘈杂、充满生机,也遍布着生存的智慧和市井的规则。李云枫默默地将这一切收入眼底,融入心中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