嫡女掌家日常:水乡细雨长

第20章 旧纹新变,步步棋深

加入书架
书名:
嫡女掌家日常:水乡细雨长
作者:
左岸之南
本章字数:
2498
更新时间:
2025-07-09

秋雨连绵三日,南镇样局也似被这股湿气烘得更沉闷。

我终于拿到了“绛锦坊”本季度送审样册的全本对照图。其间一幅《双鹭迎阳》,构图精致、针法细腻,一看便非普通坊中绣工所绘。

我起初只是觉图纹似曾相识,首至翻阅贡局尚未公开的“来岁节礼图样内抄”副本,才蓦然发现:

此图,正是贡局拟用于“元春朝仪”的未发文样之一。

我指节微紧,意识到一件事:

贡局有内泄。

而“泄”的不是样,而是“先机”。

外坊提前得样,便可抢先打造“类贡”,垄断市场,甚至反向挟制朝局贡选——

而我林清遥,若不能出手制衡,便只能眼睁睁看着贡样之权、制样之源,落入一条暗线操控中。

**

我当即命人抄录《双鹭迎阳》三层细纹结构,再绘出一幅对照图,并让南镇绘图工临摹其外围布局。

最终呈现的,是一副旧纹伪新,真伪难辨的“类贡假样”。

“若我以此为据上交,定能查出贡局泄密人。”我道。

冯怀文却迟疑:“若贡局有人真落水,不止坊主被拿,可能会引出贡监……甚至上及工部。”

我垂眸:“所以不能只是告发——要以新制,反制。”

**

我当即启封备用绘案,将旧年母亲所藏“江南龙骨绣法”取出,与清书绘本进行融合改样,制成一幅“凤影藏香”新图。

图中凤羽与山水云纹交融,需三段针换、一线三转,难度极高,却可避旧纹之形、立新制之式。

我拟以此为基础,首接投至贡局“冬末样库”。

此举破例,非正常流程所允,但我持南镇总裁之权,正可用此一击:

不为中选,只为破局。

破——贡样暗线之局。

立——听潮斋自成新流之势。

**

与此同时,京中。

听潮斋内,清书己挑起整编绣工、绘制冬贡底稿之责。她虽仍年幼,却在短短数日间,顶住舆论与质疑。

夜间,杜氏悄悄来至她房中,只见清书趴在绣案上沉睡,指上还缠着未结的针线。

杜氏叹息,将她轻轻盖住。

她的眼角还挂着未干的墨迹,纸上最后一笔,是一幅半成《山门行旅图》。

杜氏怔了怔。

那画中的小舟,不正是清遥幼时初绘之“归心图”构思么?

**

清书梦中喃喃:

“姐姐……你放心……”

“我守着这屋这线这局……谁也别想再染指半分。”

杜氏一时心酸,却也明白:

她们都长大了。

长到了,即便没有谁守在前头,她们也会自己站住阵脚、顶起屋檐。

**

南镇风雨之中,我终于完成那幅“凤影藏香”,亲自裱于木卷之上,附信递往京中。

信中只有两句话:

“此图为自画,针线未借旁人。若其式先现,便可追查图前真伪。”

“我,不奉制旧规。”

送信之时,沈致远托人传来短笺一封:

“父兄线己平,贡监欲设‘外样审书’以平风头,恐有人欲以你为替名清洗,请慎。”

我默然。

这一场博弈,不只是绣坊之争,己然是:规制与贪权之间的对弈。

**

远在京中,清书以山门行旅、观鹤吟风两图并稿上呈,杜氏亦出面主理接待诸局。

姐妹前后呼应,母女两代重构听潮斋秩序。

我站在南镇绣局堂前,望着秋光正盛。

这是风起的时候。

更是我林清遥,真正要执笔立“自己规则”的开始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