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书成团宠,带着便宜爹娘逆天命

第23章 钦差到访,智解难题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书成团宠,带着便宜爹娘逆天命
作者:
归南君知
本章字数:
3650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萧景琰抵达府城的消息,像一阵风似的传遍了大街小巷。百姓们都想一睹小王爷的风采,而官员们则忙着准备迎接,生怕有半点差错。

苏文渊作为知府,自然要出面接待。他提前几日就开始整理府城的卷宗,准备汇报的事宜,忙得脚不沾地。

“爹爹,钦差什么时候来家里呀?”苏星帮着柳氏擦拭茶具,好奇地问。萧景琰既是来巡查,按规矩该召见在疫病中立功的人,苏家自然在列。

苏文渊放下卷宗,揉了揉眉心:“明日先在衙门议事,后日会来家里坐坐。不用紧张,王爷不是计较排场的人。”

话虽如此,柳氏还是连夜赶制了新茶点,苏瑾也特意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,连苏清沅和温公子都赶了过来,想帮着准备。

第二日,萧景琰在衙门听了苏文渊的汇报,对府城的治理很是满意,尤其提到防疫和梯田时,特意问:“这些法子,都是苏姑娘想的?”

苏文渊点头:“小女确实提了不少建议。”

萧景琰笑了:“早就听说苏姑娘聪慧过人,明日倒要好好见见。”

第三日,萧景琰果然轻车简从,只带了两个随从,来到了苏府。他穿着常服,看起来更像个温润的世家公子,丝毫没有王爷的架子。

“苏大人,苏夫人,叨扰了。”他拱手行礼,目光落在院子里新种的草药上,“这些是……”

“是阿星种的,说既能看,又能入药。”柳氏笑着请他入座。

苏星端上刚沏好的金银花茶:“王爷请用,这是自家种的,能清心明目。”

萧景琰接过茶杯,看着她笑道:“苏姑娘真是走到哪儿都带着‘宝贝’。上次在慈安寺,你用石子打刺客;这次治疫,又想出那么多法子,本王都要佩服了。”

苏星脸颊微红:“王爷过奖了,我只是碰巧知道些皮毛。”

正说着,萧景琰的随从匆匆进来,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。萧景琰的眉头微微皱起。

“怎么了?”苏文渊关切地问。

“没什么,”萧景琰摆摆手,“只是府城西边的盐商闹了点事,说盐价太低,不愿出货,百姓们买不到盐,己经有人来报官了。”

盐是民生之本,盐价不稳,很容易引起动乱。苏文渊也皱起了眉:“这些盐商,仗着垄断货源,总爱趁机抬价。”

萧景琰沉声道:“本王正想听听苏大人的主意。”

苏文渊刚要开口,苏星忽然说:“王爷,爹爹,或许可以让百姓自己‘制盐’?”

“自己制盐?”萧景琰和苏文渊都愣住了。

“我在书上看到过,”苏星解释道,“海边的人可以用海水晒盐,咱们这里虽然不靠海,但有盐井啊。让官府组织百姓,用盐井的水熬盐,再按成本价卖给大家,盐商就算不出货,百姓也有盐吃。”

这法子在现代是基础的制盐技术,在这个时代却很少有人想到——盐一首被盐商垄断,百姓从没想过自己能制盐。

萧景琰眼睛一亮:“这个法子可行!盐井在官府手里,只要组织得当,完全能供应百姓需求!”

苏文渊也反应过来:“对!这样既能打破盐商的垄断,又能让百姓吃到平价盐!”

“还有,”苏星补充道,“熬盐剩下的卤水,还能用来做‘卤水豆腐’,一点都不浪费。”

她越说越细致,从如何搭建熬盐的灶台,到如何控制火候,甚至连如何储存食盐都想到了,听得萧景琰连连点头。

“苏姑娘,你真是……”萧景琰看着她,眼里满是赞赏,“本王这就下令,让官府立刻组织人手,按你说的法子试试!”

说干就干,萧景琰当即起身,带着苏文渊去盐井视察,留下随从准备相关事宜。柳氏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,笑道:“咱们阿星,真是走到哪儿都能帮上忙。”

苏清沅也笑着说:“阿星脑子里的主意,比我绣过的花样还多。”

苏星不好意思地笑了,心里却清楚,这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。打破垄断必然会触动盐商的利益,后续肯定还有麻烦。但她相信,只要有萧景琰的支持,有爹爹的公正,一定能把这件事办好。

果然,不出三日,府城就传出了好消息——官府组织百姓熬出的盐,雪白细腻,价格只有盐商的一半,百姓们再也不用为买不到盐发愁了。那些盐商见垄断被打破,只能乖乖降价,不敢再闹事。

“王爷说了,这都是苏姑娘的功劳,要给你请功呢!”苏文渊回来时,脸上带着笑意。

苏星却摇摇头:“能帮到百姓就好,不用请功。”

萧景琰离开府城的前一日,特意送来一本《算学启蒙》:“苏姑娘,这书里有不少计算之法,或许对你以后‘想点子’有用。他日若去京城,可带着玉佩来找本王。”

苏星接过书,郑重地道谢。她知道,这份情谊,无关权势,而是源于彼此对“为民做事”的认同。

看着萧景琰的马车远去,苏星站在门口,心里充满了力量。她或许改变不了整个时代,但只要能一步步解决眼前的问题,守护好身边的人,就足够了。而这条路,还很长,很值得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