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书成团宠,带着便宜爹娘逆天命

第25章 岁月静好,未来可期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书成团宠,带着便宜爹娘逆天命
作者:
归南君知
本章字数:
2746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盐商一案了结后,王大户等人受到了应有的惩处,府城的风气为之一清。百姓们更感念苏家的公正,逢人便夸“苏知府一家是百姓的福星”。

日子渐渐步入安稳,苏家的生活也越发有滋有味。

苏文渊在任上兢兢业业,推行的梯田、防疫、官营制盐等法子,被巡抚当作范例上报,引得周边州县纷纷效仿。他闲暇时便研究农书,偶尔还会和苏星讨论“如何让稻谷增产”,父女俩常常聊得忘了时间。

苏瑾在军营里步步高升,不仅武艺越发精湛,还跟着苏星学了些“带兵的巧思”——比如用信号旗传递消息,用草木灰给伤口消毒,深得将士们的信服。他偶尔回家,总会给苏星带些新奇玩意儿,有时是一块罕见的矿石,有时是一把精致的小匕首。

苏清沅和温公子的“知新堂”越办越红火,除了印书,还开了个小课堂,教孩子们识字算数。苏清沅的绣品成了书局的“招牌”,她新创的“梯田绣”,将层层叠叠的梯田绣在屏风上,被知府夫人高价买下,一时成了府城的风尚。

柳氏则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,花园里的草药长得郁郁葱葱,不仅够自家药用,还能送给邻里。她常常念叨:“现在的日子,比以前梦里想的还要好。”

苏星呢?她依旧是那个闲不住的小丫头。

她用萧景琰送的算学知识,帮温公子改良了书局的账目,让收支一目了然;她教府城的妇人做“肥皂”——用猪油和草木灰熬制,去污力强,比皂角方便,很快就成了热销品;她还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个“温室棚”,用玻璃片和木头做成,即使在冬天也能种出青菜,让柳氏惊叹“阿星竟能让冬天长出夏天的菜”。

这日,苏星正在温室棚里查看青菜长势,苏清沅提着个食盒进来:“阿星,快尝尝我新做的绿豆糕,加了你说的薄荷粉,清热解暑。”

苏星拿起一块尝了尝,眼睛一亮:“好吃!姐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!”

姐妹俩坐在棚边的小凳上,看着外面的阳光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。

“阿星,你说,咱们以后会一首这么好吗?”苏清沅轻声问。

“会的。”苏星笃定地说,“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,互相扶持,再大的难处都能过去。”

她想起刚穿越时的惶恐,想起第一次面对李御史时的紧张,想起那些为了守护家人而绞尽脑汁的日夜。一路走来,虽有惊涛骇浪,却总能化险为夷。这不是运气,而是家人的爱与信任,是知识与智慧的力量,更是那颗从未动摇的、想要好好生活的心。

正说着,苏瑾从外面回来,手里拿着一封信,脸上带着笑意:“阿星,萧景琰王爷寄给你的信!”

苏星接过信,拆开一看,里面是萧景琰的亲笔:“听闻苏姑娘制出‘肥皂’,惠及百姓,本王甚为欣慰。京城近日多雨,百姓苦于道路泥泞,不知姑娘可有‘防滑’之法?若有妙思,望不吝赐教。”

苏星看着信,眼睛亮了。防滑?她想起现代的“碎石铺路”和“木栈道”,或许能派上用场。

“姐姐,哥哥,我又有新主意了!”她站起身,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
阳光透过温室棚的玻璃,洒在她脸上,暖洋洋的。远处,苏文渊和柳氏在院子里说话,笑声隐约传来;近处,苏清沅和苏瑾看着她,眼里满是宠溺。

苏星知道,属于她的故事,属于苏家的故事,还远没有结束。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,新的难题,但她不再害怕。

因为她拥有的,从来不止是来自现代的知识,更是这份穿越时空也无法阻隔的亲情与温暖。而这份温暖,会像她亲手种下的种子,在岁月里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,结出满溢幸福的果实。

岁月静好,未来可期。这便是最好的结局,也是最崭新的开始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