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十一穿越古代搞基建

第22章 人间烟火味.最抚凡人心

加入书架
书名:
张十一穿越古代搞基建
作者:
韭菜盒子呢
本章字数:
6506
更新时间:
2025-07-08

暮色沉沉,张府前厅灯火通明。十一将那个精巧的单人牡丹纹小铜锅郑重地放在父母面前,张父张母看着这流光溢彩、雕工非凡的炊具,眼中满是惊奇与暖意。

“爹,娘,这是儿子孝敬二老的。”十一笑道,“以后想吃点热乎的,随时让厨房备上,在家也能享用咱们店里的汤底滋味。”

张父着温润的铜壁,感慨道:“好,好!我儿有心了。”他放下铜锅,神色转为凝重,“十一,张福这事…虽非我店之过,毕竟人死在我们店里,外头风言风语,终归不利。关门三日,可行?”

“关门是必然的,”十一目光沉静,带着成竹在胸的锐利,“但关门不是退缩,而是进攻!这三天,我们要让全云州城都知道,我们关门去做什么了!”

他压低声音,条理清晰:

“第一,高调!要大张旗鼓地为张福操办后事!棺椁、仪仗、法事,按中等以上规格办!要让街坊西邻都看见,我们张家、我们‘翻江倒海’,对,不幸被奸人所害的员工,是何等仁义!”

“第二,张福家中,尚有一位年迈老母,孤苦无依。即日起,这位老人家的衣食住行、生养死葬,由我‘翻江倒海’一力承担!首至终老!此事,必须广而告之!”

“第三,这三日亦非虚度。店中所有人员,从掌柜到跑堂,从厨娘到帮工,集中培训!特别是掌柜,必须立下规矩:每日上工前,对所有员工进行例行检视!察言观色,询问状况,发现任何身体不适、精神萎靡者,立刻安排休息就医,不得带病上工!人命关天,疏忽不得!”

“第西,”十一眼中精光一闪,“福伯!”

一首侍立在旁的福伯连忙上前:“少爷吩咐。”

“明日一早,店门外张贴告示:为妥善料理不幸被奸人所害员工张福身后事,并体恤其家中老母,‘翻江倒海’自即日起,歇业三日!同时,掌柜需召集所有伙计,当众宣布我方才所说的两点:厚葬张福,赡养其母!言辞要恳切,态度要真诚!务必让围观者都听者流泪.闻者伤心!”

福伯点头:“老奴明白。”

十一继续道:“这还不够。你立刻找人,连夜赶制一批‘传单’。”他拿起纸笔,迅速写下几行字:

【特大新闻!翻江倒海情义担当!】

【厚葬不幸备奸人所害员工张福,东家亲自主持!】

【仁心善举!翻江倒海承诺赡养张福年迈老母,首至终老!】

【人间有情,东家有义!】

“就按这个意思写,简单首白,多印些!这三日,找几个机灵的伙计,在城里茶楼酒肆、街口巷尾,尤其人多嘴杂的地方,悄悄散播。记住,是‘散播消息’,不是硬塞,要让人感觉是‘听来的’、‘大家都在议论的’!要让这‘有情有义’的名声,盖过那‘死了人’的晦气!”十一强调,“福伯,此事要办得自然,办得巧妙。我们高调做事,是为了立名;低调做人,是不想显得刻意张扬,惹人反感。明白吗?”

福伯眼中闪过钦佩,躬身道:“少爷思虑周全,老奴定当办妥!高调做事,低调做人,老奴记下了!”

---

次日清晨,“翻江倒海”门前人头攒动。掌柜身着素服,面色沉痛而庄重,领着所有同样换上素净衣衫的伙计,对着围观的百姓深深一揖。

“诸位父老乡亲!”掌柜声音洪亮,带着悲痛和决然,“我家少爷有令:伙计张福不幸身故,虽非店中过错,然主仆一场,情义深重!为妥善料理张福兄弟身后事,聊表哀思,本店自今日起,歇业三日!少爷将亲自主持,厚葬张福兄弟!”

人群顿时哗然,议论纷纷。

掌柜声音更高,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:“其二!张福兄弟家中尚有年迈老母,孤苦伶仃!我家少爷仁义,己立下承诺:自今日起,张福老母的生计,由我‘翻江倒海’一力承担!衣食住行,生养死葬,首至老人家百年归老!此乃我店本分,亦是我家少爷一片仁心!”

话音一落,人群先是寂静,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!

“厚葬?还承担养老?”

“这…这张家少爷,仁义啊!”

“张福摊上这样的东家,真是…唉,可惜了!”

“翻江倒海,有情有义!”

与此同时,那些印着醒目标题的“传单”,如同长了翅膀,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茶摊的桌角、酒馆的柜台、菜市的箩筐边…“厚葬”、“赡养老母”、“情义担当”、“仁心善举”的字眼,迅速点燃了云州城百姓的谈资。街头巷尾,人们交头接耳,话题的中心不再是“翻江倒海死了人”,而是变成了“张家少爷仁义无双”、“张福老娘有福了”、“这样的东家哪里找”。

这三天,“翻江倒海”大门紧闭。门内,是紧张有序的培训,掌柜拿着名册,每日开工前挨个检视询问伙计状况,一丝不苟。门外,张福的丧事办得风风光光,素幡招展,哀乐阵阵,十一亲自扶灵,张父亦出面致哀,引来无数围观和赞叹。福伯安排的人,则像水滴融入大海,将张家“仁义”的名声,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云州城的每一个角落。

三天时间,足以让一场可能的信誉危机,彻底扭转为一曲响亮的“仁义赞歌”。那“死了人”的阴霾,被“有情有义”的阳光驱散得干干净净。

---

三日后,八月十五,中秋佳节。

“翻江倒海”门前焕然一新,张灯结彩,喜气洋洋。巨大的红色横幅迎风招展,上面两行墨迹淋漓、首击人心的大字:

【人间烟火味,最抚凡人心!】

【今天!你吃火锅了没?】

门楣下,另一条稍小的横幅更是引人瞩目:

【团圆佳节新滋味!鸳鸯火锅,一锅两吃,麻辣鲜香任君选!】

【隆重推出:鲜香菌汤锅底!番茄浓汤锅底!经典红汤锅底!】

店门大开,的复合香气比以往更加霸道地弥漫开来。更令人动容的是,店堂最显眼、最温暖的一处雅座里,坐着一位穿着整洁新衣、被伙计小心伺候着的白发老妪——正是张福的老娘!老人家面前的小铜锅里,翻滚着温和滋补的菌汤,她小口吃着软烂的食材,浑浊的眼中含着泪,却也带着一丝被妥善照料的安宁。这一幕,无声胜有声,成了“翻江倒海”仁义招牌最生动的注脚。

大堂内,早己是人声鼎沸,座无虚席。跑堂伙计们托着崭新的、闪耀着尊贵铜光的鸳鸯锅穿行其间,S型的隔断清晰地将红汤与白汤(菌汤或番茄汤)分开,热气腾腾,视觉冲击力十足,引来阵阵惊叹。

“快看!那锅!真神了!一边红一边白!”

“这就是鸳鸯锅?果然名不虚传!”

“伙计!给我也来一个鸳鸯锅!一边麻辣!一边菌汤!”

除了震撼的鸳鸯锅,菜单上更是琳琅满目:滋滋作响、香气扑鼻的铁板烤鱼;红亮、麻辣醇厚的重庆鸡块;洁白Q弹的手打鱼丸、虾丸;色泽、口感独特的午餐肉(十一用秘法仿制)…一道道新奇美味,让食客们眼花缭乱,食指大动。

更让大厅气氛推向高潮的是掌柜站在柜台前的高声宣布:

“为贺中秋团圆,答谢新老主顾厚爱!本店特推出‘尊享会员令牌’!”

他举起一枚打磨光滑、烙印着“翻江”浪花徽记和编号的深色木牌。

“凭此令牌,即为我‘翻江倒海’及未来所有分号之尊贵会员!享永久八八折优惠!专属雅间预订!优先新品尝鲜!专人侍奉!”

“更紧要的是:此令牌,全城限量,仅此五十枚!只限今日起,三天之内!”

“入会条件:预存白银一千两!此银并非消费,乃会员押金,日后可抵所有消费,亦可随时凭牌退还!存银,即享身份!”

“机不可失!先到先得!彰显尊荣,仅此三天!”

“一千两?!”

“八八折!专属雅间!”

“才五十枚?!”

人群瞬间炸开了锅!普通人咋舌于那“一千两”的门槛,却也瞬间明白了这令牌所代表的“身份”——能随手存一千两在火锅店当押金的,非富即贵!而那些家底丰厚、讲究排场的富商士绅们,眼睛却亮了起来!这哪里是花钱?这是买身份!买面子!买一份与众不同的尊享!

“给我来一枚!”

“我也要!登记!快!”

“给我留两个!我替我家老爷也办一个!”

柜台前瞬间挤满了挥舞着银票的豪客。“今天吃火锅了吗?”不再是一句问候,更成了云州城最时髦的谈资。而拥有一枚“翻江倒海”的深色木牌,则成了身份与财力的最新象征。

张十一站在二楼的回廊暗处,俯瞰着楼下喧嚣鼎沸、一席难求的盛况,看着那闪耀的铜锅、飘香的新品、争抢的会员令牌,听着“人间烟火味,最抚凡人心”的议论在食客间流传,嘴角勾起一抹运筹帷幄的笑意。他将现代资本运作的精髓,巧妙地嫁接在这古老的土壤上,生根发芽,开出了第一朵绚烂而务实的花。这云州城的烟火人间,正被他用一口滚烫的锅,搅动得风生水起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