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尽头的余音

第3章 理念的碰撞:商业化与学术的抉择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夏日尽头的余音
作者:
月中白马
本章字数:
7822
更新时间:
2025-06-25

苏念星从咖啡馆回来,心情久久不能平复。林轩的提议,像一剂强心针,瞬间点燃了她内心深处对于艺术商业化和更广阔舞台的渴望。然而,陆哲远冷静的理性,以及他们之间纯粹的合作关系,又让她感到一丝不安和犹豫。她知道,任何关于项目的重大决策,都必须与陆哲远沟通,但此刻,她却有些不知该如何开口,更害怕陆哲远无法理解她的想法,甚至因此产生隔阂。

接下来的几天,苏念星在实验室里的状态有些心不在焉。她的眼神常常飘向窗外,或者盯着手中的速写本发呆。陆哲远很快就察觉到了她的异常。

“你的眼动轨迹显示出与平日不同的分散性。”陆哲远在一次例行检查时,平静地说道,他的目光落在苏念星那本速写本上,那里充满了她为“光影情绪发生器”新模式设计的图像,但她的动作却显得有些犹豫和不连贯。

苏念星被他首接的点破弄得有些尴尬。“呃……是吗?可能是最近项目太忙了,有点累。”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,试图掩饰内心的波动。

“你的生理指标显示,心率和皮肤电反应均略高于正常水平,这通常与情绪波动相关。”陆哲远继续分析,他从科学的角度指出了她的异常,却未能触及她真正的心事,“你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,以维持最佳的工作状态。”

苏念星听着他那套“科学诊断”,心中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。他如此细致地观察她,却似乎总是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,无法真正理解她内心的纠结。她渴望和盘托出,渴望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,但又害怕他的拒绝和质疑。

终于,在一个傍晚,当他们又一次在实验室里忙碌到很晚时,苏念星下定了决心。她看着陆哲远专注地调试着一个复杂的算法,那般投入和认真,她知道,他并没有忽略项目的科学性,只是他的关注点和她有所不同。

“陆哲远。”苏念星的声音轻轻地响起,带着一丝犹豫。

陆哲远抬起头,目光依旧平静而专注,但当看到苏念星那略显凝重的表情时,他还是停下了手中的工作。“怎么了?有什么问题吗?”他问,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,是他极少会主动流露出来的。

“那个……我上周和星河创投的人见了面。”苏念星深吸一口气,决定开诚布公。

陆哲远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,他看着苏念星,仿佛在审视一件需要严谨分析的未知变量。“你是指林轩?”

苏念星点了点头。“是的。他们对我们的项目很感兴趣,想投资我们,成立一家公司,并且让我担任首席艺术官。”她快速地将林轩提出的合作方案和她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,包括对艺术市场化和情感疗愈的憧憬。

陆哲远静静地听着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。但苏念星能感觉到,他身上的那种冰冷的气息,似乎又比平时更加凝重了几分。

“成立公司,进行商业化运作,这不是我们最初项目的目标。”陆哲远的声音很平静,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,“我们的初衷,是为了学术研究和科普教育。商业化会带来很多不可控的变量,以及潜在的利益冲突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苏念星赶忙说道,“但林先生说,商业化也能反过来促进技术的迭代和理论的完善,而且,我的艺术理想,也需要更广阔的舞台去实现。我希望我的艺术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展示,更能真正地影响到更多人,帮助人们理解情感,甚至疗愈情感。”她真诚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,眼中充满了对艺术价值的坚持。

陆哲远沉默了。他能理解苏念星的渴望,也承认她对于项目艺术性的贡献,但商业化的风险,以及可能带来的对项目纯粹性的影响,是他最无法接受的。他己经预见到,一旦引入商业资本,项目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需求和利润驱动的影响,这与他追求的科学真理和学术严谨背道而驰。

“我理解你的理想。”陆哲远缓缓开口,他的语气依旧冷静,但苏念星能听出其中隐藏的顾虑,“但商业化,不仅仅是资金和市场。它意味着商业逻辑将渗透到项目的每一个决策中。我们最初的设想,是基于科学探索和教育普及,一旦涉及到利益,很多事情就会变质。”

他顿了顿,眼神有些复杂地看着苏念星,“而且,林轩先生只联系了你,而没有主动联系我进行技术层面的沟通,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可能更看重你的艺术和市场潜力,而忽略了项目的科学核心。”

“但他承诺,会让我担任首席艺术官,有更大的话语权!”苏念星有些急切地解释,“而且,陆哲远,你难道不想让我们的‘发生器’被更多人看到,产生更大的影响吗?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初的愿望之一吗?”她试图用他们共同的理想来说服他。

陆哲远看着她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。他知道,苏念星是对的,他们项目的影响力确实应该被更大范围地推广。但他也清楚,一旦踏入商业的漩涡,很多事情就会身不由己。

“影响力的扩大,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商业化来实现。”陆哲远缓缓地说,“我们可以通过更广泛的学术交流、科普讲座,甚至与非营利性机构合作,来实现同样的目标,并且可以更好地保持项目的纯粹性。”

“可是……陆哲远,你不能否认,商业化的支持,能让我们更快地实现那些宏大的设想。比如,研发更先进的传感器,更复杂的算法,甚至让‘发生器’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情感反馈。”苏念星的声音带着一丝恳求,“而且,林轩先生对我的艺术构想非常认可,他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,让我看到了未来艺术发展的更多可能性。”

“你和林轩先生的接触,他是否有提及具体的合作条款和股权分配?”陆哲远突然问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敏锐的审视。他知道,在商业谈判中,细节往往决定成败。

苏念星犹豫了一下,她确实没有和林轩讨论过具体的条款,但林轩的态度己经让她觉得非常有吸引力。“他说,会给我们相应的股份和决策权……”

“‘相应的股份和决策权’,这在商业投资中,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。”陆哲远打断了她,语气更加严肃,“在没有明确的协议和法律保障之前,任何口头承诺都不可信。而且,一旦成立公司,你们将如何分配在技术和艺术之间的主导权?你的艺术愿景,如何与我的技术模型相协调?这些都是需要非常清晰的界定。”

他看着苏念星,眼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担忧。“苏念星,我不是反对项目的推广,而是担心我们会被商业利益所裹挟,失去最初的初心。我宁愿项目发展得慢一些,但能够更稳健、更纯粹。”

苏念星看着陆哲远眼中那种近乎固执的坚持,以及他话语中透露出的深深忧虑,她明白他不是在阻碍她,而是在保护这个他们共同孕育出的“孩子”。她也知道,陆哲远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。商业世界的水,远比她想象的要深。

她沉默了。她看到了陆哲远对项目近乎偏执的守护,也看到了他对自己“不信任”的真正原因——对项目纯粹性的守护,以及对她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险的担忧。她感到一阵心疼,同时也意识到,自己似乎太过急于求成了。

“对不起,陆哲远。”苏念星的声音低了下来,带着一丝歉意,“我没有和你商量就去接触林轩,是我不对。你的顾虑很有道理,商业化的确有很多风险。”

她看着陆哲远,眼中恢复了往日的坚定。“但是,我也想为我的艺术理想,为这个项目的发展,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。我希望我们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,也能真正地触动人们的生活,甚至能够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。”

陆哲远看着苏念星眼中那种真诚的渴望,他知道,她的理想并非虚妄。他也承认,有时候,科学需要突破自身的边界,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。

“或许,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。”陆哲远思考了片刻,然后缓缓地说,“我们可以主动去寻找一些非营利性的合作机会,或者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基金会。或者,我们可以先对项目进行更深入的论证,形成更扎实的数据报告和理论模型,然后再与资本接触。这样,我们在谈判中才能占据更主动的地位,也能更好地保护项目的核心价值。”

他看着苏念星,眼神中带着一种新的坚定。“我并不反对将研究成果推向社会,甚至实现商业化。但我希望,这个过程能够稳健而有序,能够始终围绕着我们最初的愿景展开。”

苏念星听着陆哲远的建议,心中豁然开朗。她发现,陆哲远并没有一味地拒绝商业化,而是提出了更为稳健和具有长远眼光的方案。他虽然是技术专家,却也拥有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。

“你的想法很好,陆哲远。”苏念星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,“我们可以先找一些学术和艺术结合的展览,或者是一些社会公益性质的合作项目,用实际成果来证明我们的价值。等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底气,再去和那些资本谈条件。”

“嗯。”陆哲远点了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欣慰。

“不过……”苏念星突然话锋一转,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,“林轩先生给了我名片,他的提议确实让我很心动。不如……我们先不拒绝他,而是以‘正在进行学术研究,暂不考虑商业化’为由,暂时搁置合作意向,但保持联系?如果未来我们确实需要资金支持,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”

陆哲远看着苏念星那狡黠的笑容,虽然觉得她这种“曲线救国”的方式有些“不合逻辑”,但他也承认,保留一个备选方案,确实比完全拒绝要更“有效率”。而且,他也不得不承认,林轩的眼光确实毒辣,他看到了他们项目背后巨大的潜力。

“好吧。”陆哲远最终妥协了,他看着苏念星,眼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,“但任何时候,我们都必须以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为前提,绝不能被商业利益所绑架。”

“那是当然!”苏念星认真地点了点头,她知道陆哲远的底线在哪里。

实验室里再次恢复了忙碌的氛围,但这次,他们之间的气氛却变得更加融洽和默契。陆哲远继续专注于他的算法优化,苏念星也开始着手准备更具艺术表现力的演示内容。他们之间的分歧,并没有让他们疏远,反而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彼此的立场和愿景。

这个夏天,不仅是关于光影和情感的探索,更是关于信任、理解与成长的试炼。冰山下的暗流,虽然一度涌动,却并未能将他们分开,反而让他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彼此内心深处的光芒。而那份关于未来商业化的试探,也像一颗种子,悄悄地埋在了他们共同的决策之下,等待着合适的时机,破土而出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