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被宠爱的纳兰望舒
纳兰望舒走进三楼自己的办公室,她的助理付婷正伏在她宽大的办公台上写着什么。看到她进来,马上站起身让开了位置。
“院长,你回来了。”
纳兰望舒点了下头,放下药箱,顺手脱下大衣,摘下围巾口罩,付婷连忙接过,挂在了墙角衣帽架上,一次性口罩丢入垃圾桶。走回来站在她身侧。
“这些都是这几天的住院和出院记录,以及患者每天的恢复记录。”
她又换了一个文件夹:“这些是一楼诊室每天的诊疗记录以及用药记录。”
她又换了一本文件夹:“这些是药房这几天出入库的记录和煎药室所有的记录。姚院长全部核对过签完字了,就等你回来签字存档。”
纳兰望舒拿过几本文件夹,翻开厚厚的记录档案,认真地看着。她知道姚文庸是一个极其认真严谨的人。工作中不会有漏洞。
但是几年来她也养成了习惯,每一单需要她签字的文件,她都会认真看完,仔细审核。
姚文庸说过,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,万一在他这里出现漏洞,小师叔再不仔细审核,有可能会出现大问题。医疗行业就是必须严谨的行业。她听信老师侄的话了,医馆从没有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。姚文庸功不可没。
她看了一遍后,没有问题,提笔签字。
楼下厨房的宋阿姨端着一盅姜汤冰糖水送了上来。纳兰望舒忍着辛辣一口气喝掉了。
“院长,杨夫人打电话了,预约了明天早晨九点半的心理治疗失眠症,是位军人。”付婷继续汇报。
“嗯,我知道了。”
“楼下诊室准备好了。”
“明天这个心理治疗的在这里。”纳兰望舒点了两下办公台。
付婷愕然,旋即又了然,杨夫人是省卫生部的党委书记,她介绍来的人一定身份不简单,更何况还是个军人。避开一楼诊室也是应该的。
“没有事了,你也早点吃饭下班吧,我不在这两天累坏了吧?”
院长职责以外的事都是她在处理,事无巨细。
付婷是纳兰望舒的右臂。
“哦,对了,203病房的李老板三天前出院了,昨天李太太还专门找了你。说有重要的事。我说你出差了,她说了明天来。我问她什么事我需要备注一下,她说等你回来再说,说是好事,需要你亲自到场。”
付婷停顿了一下,抬头看了纳兰望舒一眼,似有什么话说不出口一样犹豫。
“什么?”纳兰望舒目光从眼前的病历本上抬起,狐疑地看了她一眼。
“她身后跟着一个穿的花里胡哨的男人,眼神有点…嗯…色眯眯的。”
“嗯,我知道了,你吃了饭就回去吧。”
付婷收起几本文件夹,朝纳兰望舒点了点头,转身走出乐办公室。
纳兰望舒站起身,关灯锁门,朝办公室右侧的防盗门走去。
她的办公室是三楼右侧第一间房。再往里面的走廊上被一道防盗门封死了。纳兰望舒用指纹开了锁,走进后关门,顺手开了走廊的灯。
里面是独立的空间,是她的生活区。她自己的空间。
依次排列着西个房间,第一间是个内外套间,外间是她的健身房,里面有铺着垫子的瑜伽区,墙壁上全镶着落地镜,墙上安着把杆。她偶尔会在里面练习舞蹈,她系统地学过爵士舞,跳得还不错。
几样简单的家用健身器材。她每天早晨都要健身一小时。
内间是她的书房,两面墙上全是书柜,摆满了从小到大她看过的和喜欢的一切书。中西医典籍就占据了一面墙。其余的是一些中西名著。各种杂书。
东侧书柜前有一个大书写台,台上有一个鸡翅木的笔架,古色古香,上面挂着大小型号不等的毛笔。
看书累了,她也会挥毫泼墨,王羲之、赵孟頫的行书,簪花小楷,馆阁体,都信手拈来。她的书法是老爸的好友,著名书法大师聂书云先生亲授,业内人士都交口称赞。说她是大师水准。她只当个玩笑听听,人家给老师面子而己…当不得真。
空白墙上挂着一幅她自己写的苏轼的念奴娇·赤壁怀古,王羲之的行书笔体,大气、洒脱,颇有些不羁的气势。
靠窗放着一张罗汉床,上面有明黄的垫子,可以躺着看书,慵懒且随意。
罗汉床前面放着一张茶台,摆放着整套的骨瓷茶具,闲暇时翻几页闲书,品一壶香茗。放松的心情,给个神仙都不换。
书房整体中式装修,胡桃木色,低调内敛,古朴典雅。纳兰望舒喜欢。
后面一间还是个内外套间,是她的起居室和卧室,装修简约大方,线条明朗。浅棕色的实木地板,原木色的衣柜梳妆台,原木色的大床,起居室里一套米灰色的沙发,整体温馨温暖,配上奶茶色的遮光窗帘和奶油色的窗纱,更给起居室和卧室平添了几分高雅。
最里面那间是她的琴房,老爸买的钢琴,大师兄买的古筝,自己买的吉他,三师兄买的洞箫,五师兄买的架子鼓…纳兰望舒想想就头疼,不靠谱的老爸和师兄们。非得逼着自己多才多艺,偏偏就剩一个她认为是好人的西师兄,交钱找老师比谁都积极……
五哥这个棒槌最过分,就喜欢看她顶着一张萝莉脸打架子鼓,说这叫什么反差萌。她不堪回首的童年,被鸡娃的那些岁月,被宠爱的那些岁月,想想既心塞又满满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