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嫂重生80:虐渣撩汉

第24章 加入互助组,辣手揽大权

加入书架
书名:
军嫂重生80:虐渣撩汉
作者:
54377
本章字数:
3734
更新时间:
2025-06-24

军区家属互助组的例会开得昏昏欲睡,李玉儿抱着刚打印的《边防罐头改良方案》推门进去时,正听见组长刘姐用镶金边的瓷勺搅着保温杯里的枸杞:“……这个月的家属联谊活动嘛,就定在周末,每人带个凉菜,评比‘最佳军嫂厨艺’。”

“刘组长,”李玉儿把方案往桌上一放,“我提议把联谊活动改成‘军嫂技术培训班’,教大家做边防罐头和保暖内衣。”

满屋子织毛衣的军嫂们抬起头,针线在阳光下闪了闪。刘姐的瓷勺“当啷”撞在杯沿上:“李技术员,互助组是搞生活互助的,不是让你搞生产的。”

李玉儿没接话,掏出一叠印着“边防支援技术小组”字样的报名表。上周给边防送罐头时,王连长塞给她一摞战士们的“求助信”,有的说手套磨破了,有的问能不能做防水鞋垫。

“姐妹们,”李玉儿举起一封信,“这是雪山哨卡的小战士写的,说他的棉鞋进了雪水,脚都冻裂了。咱们就坐着织毛衣,能暖和他们的脚吗?”

年轻军嫂们交头接耳,有人放下了毛线针。刘姐拔高声音:“瞎掺和啥?边防有部队后勤管!”

“后勤管是后勤管,”李玉儿把报名表推过去,“咱们多做一份,战士们就少受一分罪。想报名的,来我这儿登记。”

报名册很快写满了两页,李玉儿带着军嫂们去仓库领布料,却发现门锁换了。刘姐晃着钥匙走过来:“库房重地,未经允许不能进。”

“刘姐,这是军区批给军属互助的布料。”

“批给互助组的,就得听我的!”刘姐把钥匙往旗袍兜里一塞,“这些好料子,留着做联谊会的演出服。”

李玉儿盯着她身上的进口呢子旗袍,突然笑了:“是吗?我记得军区规定,家属不得私自占用军用物资。要不咱们去纪委问问,演出服和战士的保暖衣,哪个更重要?”

刘姐到底没敢去纪委,却把李玉儿她们赶到了漏风的旧车库。军嫂们抱着缝纫机零件进来,看着蜘蛛网密布的屋顶首皱眉:“李姐,这咋干活啊?”

“咋不能干?”李玉儿抄起扫帚就扫,“当年在猫耳洞,我们在炮弹坑里都能缝衣服!小王,去把窗户糊上;小张,把缝纫机腿垫平……”

顾卫国扛着块门板进来时,正看见李玉儿站在缝纫机上挂灯泡,军绿色的围裙上沾着机油:“慢点爬,我把食堂的蒸锅借来了,给你们烧热水。”

第一期技术培训班开得热火朝天,李玉儿站在门板搭的讲台上,手里举着双用 parachute 布改的防水鞋垫:“看好了,这里要加三层防水胶,针脚必须斜着走,不然会漏水……”

刘姐带着她的“厨艺队”在隔壁车库排练秧歌,听见这边的缝纫机声,忍不住过来看。只见军嫂们戴着李玉儿发的劳保手套,踩缝纫机的速度比专业工人还快,做出的鞋垫摞得像小山。

“哟,刘组长来指导工作了?”李玉儿递过一双做好的鞋垫,“试试?保证你跳秧歌脚不冷。”

刘姐回去就往黑板报上写:“技术小组不务正业,占用军用资源”。李玉儿带着军嫂们拿着边防战士的感谢信和罐头样品,首接找到政委办公室。

“政委,您看,”李玉儿展开战士们寄来的照片,“这些是用我们做的鞋垫和罐头的战士,他们在感谢信里说,‘军嫂的手艺比军功章还暖’。”

政委看着照片里战士们穿着防水鞋垫的脚,又看看黑板报上的字,严肃地说:“马上把黑板报内容改了!军嫂支援边防,这是大功,不是‘不务正业’!”

季度家属表彰会上,李玉儿的“边防支援技术小组”拿了“最佳拥军集体”奖。刘姐的“厨艺队”只得了个“鼓励奖”,上台领奖时,手里的红绸子都快攥烂了。

政委当场宣布:“鉴于李玉儿同志的突出表现,任命她为家属互助组新任组长!”

台下掌声雷动,军嫂们把李玉儿抬了起来。刘姐脸色铁青,突然尖叫:“我不服!她一个乡下裁缝,凭什么当组长?”

“凭这个!”李玉儿举起边防战士们联名签的感谢信,“也凭我们做的一万双鞋垫,两千罐炖肉,还有……”她顿了顿,看着刘姐,“还有我们没日没夜为战士们干活的心!”

搬进新办公室那天,李玉儿在墙上挂了张巨大的边防地图,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所有哨所的位置。顾卫国帮她搬来新的冲压机:“后勤处特批的,以后做罐头更方便了。”

年轻军嫂们围着地图叽叽喳喳:“李组长,下批罐头咱们加牛肉!”“我想试试做冲锋衣内衬!”

李玉儿拿起激光笔,点在最偏远的那个红圈上:“同志们,看到这个‘雪山哨所’了吗?下个月,我们带着新设备上去,现场给战士们量体裁衣!”

阳光透过窗户,照在地图上的红星标记和李玉儿胸前的“优秀军嫂”奖章上,两样东西都闪着同样的光。她知道,接过互助组的大权,不是为了跟谁争高低,而是要把这股“辣手”的劲头,都用在为战士们谋温暖、谋方便上。而那些曾经的明争暗斗,早己随着缝纫机的“哒哒”声,被碾进了为国防事业奋斗的年轮里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