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岁监国:皇孙开局血洗朝堂

第57章 微服民瘼

加入书架
书名:
十岁监国:皇孙开局血洗朝堂
作者:
不剥皮生吃洋葱
本章字数:
4162
更新时间:
2025-07-09

京城的雨丝裹着寒气往脖子里钻时,赵睿正蹲在破庙的供桌下。

供桌上的观音像落满灰,香案积着半寸厚的泥,唯有一盏残灯在风里摇晃,照见供桌下缩成一团的小身子——是个七八岁的女娃,浑身湿透,头发黏在脸上,怀里还抱着个缺了口的瓦罐。

“阿姊,你冷不冷?”赵睿解下自己的青布外袍,轻轻盖在她身上。女娃抬头,睫毛上挂着雨珠,眼睛亮得像两颗浸了水的星子:“不冷……阿爹说,菩萨会保佑我们的。”

赵睿的心尖颤了颤。他这才注意到女娃脚边的草席上,摆着块刻着“张记米行”的木牌——那是三天前被查封的奸商张万财的铺子。三天前,李昭带着玄甲卫砸了张万财的粮仓,说他囤粮抬价,可张万财却反咬“被泼脏水”,至今没定罪。

“阿姊的阿爹呢?”他蹲下来,指尖轻轻碰了碰女娃冻得发紫的手背。

女娃的眼泪“啪嗒”掉在青布上:“阿爹前日去张记米行讨工钱,被张万财的家丁打……打断了腿,今早没了。”她掀开瓦罐,露出半块发霉的红薯,“这是阿爹最后攒的,我想换碗粥,可他们说……说米行被封了,没米。”

赵睿的指甲掐进掌心。他想起昨日早朝,户部尚书王衍说“今年江南涝灾,国库空虚,恐难减赋”;想起左都御史陈廷敬拍着桌子骂“刁民闹事,该抓几个典型”;更想起张万财在酒肆里拍着他肩膀笑:“小殿下,这米行的粮,可都是给宫里备的‘御粮’……”

“帝者必孤乎?”他突然开口,声音轻得像叹息。

女娃歪头看他,不明白这话的意思。

赵睿望着庙外翻涌的雨幕,想起三日前在御书房,赵煊翻着奏折说:“朕查了张万财的账,他私吞赈灾粮十万石,可王卿说‘证据不足’。”他又想起昨日在玄机阁,陈薇指着密报上的红笔批注:“张万财的米行,每月给宁国公府送两车新米——宁国公的厨子,左手有烫疤。”

“儿臣在想,”他摸了摸女娃的头,“帝王坐在龙椅上,看的是天下山河,可天下山河里的人,是不是都像这庙里的菩萨?看着慈悲,可真要伸手,却够不着。”

女娃似懂非懂地“哦”了一声,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袖:“阿弟,我冷。”

赵睿这才发现自己还穿着湿外袍。他脱下里衣裹住女娃,自己只穿件单衣,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:“阿姊等着,我去去就来。”

他冲进雨里时,怀里揣着女娃塞给他的半块红薯——那是她最后的口粮。他要去找张万财的家丁,要找到张万财藏粮的仓库,更要找到王衍说的“证据不足”里,到底藏着多少张万财塞的钱。

养心殿的烛火映着赵煊阴鸷的脸时,赵睿正跪在丹墀下,浑身滴着水。

“父皇,儿臣有本奏。”他的声音发颤,却字字清晰,“张万财私吞赈灾粮十万石,证据在……”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,“在破庙供桌下的墙缝里,儿臣找到了张万财的账册——他记着,每卖一石粮,给宁国公府送五斗‘好处费’。”

赵煊的手顿在龙案上。他望着儿子发梢滴下的水,在青砖上积成小水洼,突然想起三日前赵睿问他的话:“帝者必孤乎?”此刻,这孩子浑身湿透,怀里还揣着给孤女的半块红薯,哪里像“孤”?分明是把自己捂热了,再去焐这天下。

“还有呢?”他的声音沉了沉。

“儿臣还查了米行的伙计,”赵睿从油布包里抽出张纸,“这是他们写的‘卖粮单’,说张万财把粮卖给了城外的马匪——说是‘赈灾粮’,其实是换了刀枪!”他指着纸上的红印,“这印,和王衍大人的私印一模一样。”

赵煊猛地拍案。案上的茶盏“当啷”坠地,溅湿了赵睿的裤脚。他却笑了,笑得眼角发红:“父皇,儿臣还问了孤女,她说阿爹临终前说,‘菩萨不救穷,救穷的是人’。儿臣想,帝王也是人,该替百姓撑把伞。”

殿外突然响起更鼓。赵煊望着儿子冻得发青的嘴唇,喉结动了动。他伸手摸了摸赵睿的头,像小时候那样:“起来吧。”他从龙案下取出个锦盒,“这是朕藏的‘冰蚕锦’,给你裹上。”

赵睿接过锦盒,突然跪下来,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:“父皇,儿臣求您——减免江南赋税三年!让百姓能买得起米,让阿姊这样的孩子,不用抱着红薯哭!”

赵煊的鼻子发酸。他想起二十年前,他也是这样跪在太祖爷的陵前,说要“让天下无饿殍”;想起十年前,他在应天府,看着百姓啃树皮,攥碎了手里的玉扳指;想起昨日,赵睿蹲在破庙里,把最后半块红薯塞给孤女时,自己啃着冷馒头。

“传朕旨意。”他的声音发颤,却掷地有声,“着户部尚书王衍,即刻开仓放粮;着工部陈矩,速修江南堤坝;再着监察司——”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赵睿怀里的油布包,“查王衍与张万财的勾结,凡涉案人员,抄家充公!”

赵睿笑了。他抹了把脸上的泪,把“冰蚕锦”裹在身上。锦缎柔软得像母亲的怀抱,他忽然想起女娃说的话:“阿爹说,菩萨会保佑我们的。”此刻他信了——这世间的“菩萨”,从来不是供在庙里的泥胎,是那些愿意为百姓弯腰的人。

退朝时,雨停了。赵睿望着殿外初晴的天,望着檐角滴落的水珠,突然想起赵煊刚才说的话:“帝者必孤乎?不,帝者该是伞,替百姓挡雨的伞。”

而他,要做那把伞的骨架。

风卷着云散,阳光洒在承天门的琉璃瓦上,折射出七彩的光。赵睿摸了摸怀里的半块红薯——那是孤女给他的,此刻被他焐得温热。他知道,这红薯里藏着的,是大昭最珍贵的东西:民心。

而民心,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一个愿意弯腰的人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