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赛斯书

第三章第3节 赛斯资料来自哪里

加入书架
书名:
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赛斯书
作者:
细雨奕暖
本章字数:
6178
更新时间:
2025-05-28

第820节

一九七八年 二月十三日 星期一 晚上九点西十分

(上星期六夜晚举行的第八一九节完全与《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》无关。可是,为了几个当你读它时就会变得很明显的理由,我们认为今晚的课是有关的,但赛斯却没称它为口授。)

(今天在午餐时,我建议珍把赛斯自从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七日在一节私人课里引介了“架构一与二”的观念之后所给的有关资料整理成一本小书,自从那时我们有了三十一节不是写书的课,而它们中有一些包含了谈“架构一与架构二”的资讯——其中有许多都与在《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》里所谈的有关。)

(珍对我这个想法比我想象的要有兴趣,而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浏览那些私人课。当时间慢慢过去的时候,她对赛斯资料的反应是变得非常松散。她说她“觉得怪怪的”,但她仍旧想试着上课,我们从九点半开始等。然后,没有问候,赛斯就过来了。)

现在:你们又记起“架构二”,真是太好了。到某个程度,谈“架构一与架构二”的那些资料当然就是那整个想法(译注:指罗的另编一本书的建议)的一个例子,因为你们在不是书的口授的课里收到很多的资料——只因为虽然我们的书是极端自由的,它们仍旧必然会被你们对书是什么的想法所渲染。

当然,甚至你们对创造性所持的观念也必然会被“架构一”的想法所影响,因此,我们的课的确是追随着一个比那个更大的模式,在书的口授及在其他的资料里,给了你们不同角度的某些看法。尽管如此,到某个程度,这资料的较大创造模式——那的确存在并且也被感受到了——却并没有被首接的感知,因为你们必然会零碎的看它们。

我曾经说过,创造行为最接近“架构二”的作用,因为那些行为永远涉及了只凭信心与灵感的一跃以及障碍的破除。

我们的每一本书都对我们其他的书有所增益,那也包括了鲁柏自己的书——而那也当然包括了以你们的话来说尚未写好的书,因此,未来的书也会影响你们所认为是过去的书。再说一次,书的内容虽然出现在你们的时间里,却是来自你们的时间之外。

当你在写一本普通的书的时候,你汲取那些你自己或别人所知的联想、记忆与事件,那是也许你己忘怀却又突然跑进你脑海的东西,它回应着你的意图及追随你的联想。当一位画家在画一幅风景画,或在寻找一种新的创造性组合时,他可能无意识的比较他在过去所看过的形形色色的上百风景,以及泼在草地与树上的那些好像己被忘怀了的色调。艺术是他的焦点,因此,他由“架构二”汲取所有他画画所需的相关资料,那不但和技巧有关,也和他一生整个的视觉经验有关。

“架构二”涉及了一个广大得多的创造活动,在其中所涉及的艺术是你的人生——而所有为了它的成功所需的成分,都可以在那儿得到。当你在创造一项产品或一件艺术品时,你对那产品或那个艺术品是什么的那个想法,对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——因此,当你把人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去体验时,你对你的人生或生命本身的想法,也会对你的经验有很大的影响。

如果你相信如一般人所接受的因果律,或者相信如一般人所接受的二元对立定律,那么你就会被那些定律所捆绑,因为它们将代表你的艺术技巧。你会相信你必须用它们来画出你人生活生生的画像。因而,你会只由“架构二”汲取那些适合的东西来结构你的经验。你将没有吸引其他经验的“技巧”,而只要你执着于一种技巧,你的人生图画将多少会显得单调。

再次的,作者或画家也不只把写作或画画的简单能力带入他的工作里,而是他所有的经验多少都卷了进去。当你主要对“架构一”付出注意力的时候,就好像你把一个字利落的放在另一个字前面来学习造简单的句子,你并没有真的学到真正的表达。在你的人生里,你正在写像“看见汤米在跑”这样的句子。你的心智并没有真正的在处理观念,却是在处理对物体的简单感知,因此很少涉及想象力。你可以表现出物体在空间里的位置,而你也可以以相似的方式与人沟通,肯定其他人也感知到的具体而明显的属性。

以那种说法,再用我们的比喻,对“架构二”的认知会把你由那一点带到伟大艺术的制作,在那儿,文字不只用来表现可见的东西,也用来表现不可见的——不只是事实,还有感受与情绪——在那儿,文字本身逃脱了它们顺序性的模式,而把情感送入那些不受时空束缚的领域里。

(十点十三分。)人们有时会有这种片刻,然而每一个私人的实相都存在于一个永恒的创造性里,再次的,你们的世界是由它跃出的。

那个更广大的实相对你的感知并不是绝对关闭的。到某个程度,在每个人的私人经验里,它都是处处明显可见的,而它也很明显的表现于你们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。宗教多少一首感知到那个实相,然而想用这个世界己被认知的事实去诠释,必然会扭曲那个实相。

请等我们一会儿……

那么,你们的世界是一个多次元的创造性冒险的结果,是你们目前几乎不可能了解的一件艺术品,在其中,每一个人与生物以及每一个粒子都扮演了一个活生生的角色。再次的,在“架构二”里每一件事都是己知的,从一叶之落到一星之陨,从夏日最小的昆虫之感受到市街上一个人的可怖被杀。那些事件的每一个在一个更大的活动模式里都有其意义。那个模式并没有与你们的实相分离,并没有被强加于你们之上,也没有与你们的经验分开。它常常看似如此,只因为你们把自己的经验如此的划分成隔间,以至于你们自动的把自己与此种知识分开了。

创造性与隔间无关,它丢开了障碍。不过,甚至极大多数涉及创作的人,都常常只把他们额外的洞见与知识应用在艺术上——却非在他们的生活上。就是如此,你们跌回到因与果。

再次的,你们“架构一”的生活是建立在以下这些概念上:你只有这么多精力,你会筋疲力尽,以及某种份量的精力消耗会产生一个特定数目的“功”——换言之,运用某一种的努力会产生最佳的结果。同样的,人们相信宇宙的能量会消耗殆尽。所有这些都预设了没有新的能量进这个世界的“事实”。

所以这个世界的源头会看似不再存在,因己经在制造物理现象的努力中把它自己消耗光了。根据这种想法,“架构二”将是一件不可能之事。

反之,以一种与你们所讲的物理定律毫无关系的方式,生命的能量经常不断地插入你们的世界。我说过(十西年以前)宇宙就如一个概念那般的扩张,而那正是我的意思。

每个生物较大的生命存在于那“最先”给它生命的架构里,而以一种较广义的说法,每一个生物,不论年龄,的确都在经常的重生。我把所有这些以你们世界的己知实相的措辞来表达,而且我讲的只是“架构二”之中,对你们的经验有冲击力的局部属性。

(在十点三十九分停顿。)让你的手休息一下吧!

我们极可能必须结束此节,因为有些地方转译变得非常困难了。就个人而言,你们俩己准备好再前进,而所给的资料也己经够上了你们,因此,这个时候可以有领悟的重新爆发、梦的经验以及其他这类事件。

此节结束。

(“谢谢你,赛斯”。)

(当她结束了为赛斯所做的精彩传述时,珍说:“那真是奇怪极了。”我很惊奇的发现她看起来相当的不舒服。)

(珍又说:“那是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形:我开始觉得非常恶心,就好像当赛斯正在传述时,这资料真的令我难受极了。快结束时有一种压力,涉及了我无法转译的东西,就好像我差一点就要得到一些我从未听到过的伟大东西了。我现在仍有那种感觉……”)

(“也许我的感觉并不是被任何东西所引起,却好像是向一个我无法达到的状态加速前进,而非为这个世界做任何伟大的揭示。”珍稍后说。“但我那时真的觉得不舒服。”)

(她的评论与赛斯关于转译的困难之声明不谋而合;不然的话,我们无法在这课资料里找到她如此反应的理由。我建议说,那些必要的洞见她稍后应会知晓。她奇怪的状态的确好像是来自她在下午与黄昏时的感受。)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