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四时养生

第3章:秋季情绪低落,探索情绪调养的秘诀

加入书架
书名:
中医四时养生
作者:
浅月落星河
本章字数:
3496
更新时间:
2025-02-11

秋意渐浓,金黄的落叶铺满街道,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意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,很多人却发现自已的情绪像被秋风吹走了快乐,变得低落、惆怅,做什么都提不起劲。这可不是你一个人的“专属烦恼”,而是季节性情绪低落在作祟。中医智慧源远流长,有许多独特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赶走这些负面情绪,重新拥抱好心情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医的世界,探索秋季情绪调养的秘诀。

一、为什么秋季容易情绪低落

在中医看来,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,季节的变化会对人体的气血、脏腑功能产生影响。秋季,五行属金,对应人体的肺脏。肺在志为悲,肺气与秋气相通,当秋天到来,天气转凉,草木凋零,万物开始萧条,人体的肺气也会随之收敛。如果肺气不足或者肺气失调,就容易引发悲伤、忧愁等负面情绪。而且,秋季日照时间逐渐缩短,人体生物钟会发生变化,影响内分泌系统,导致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分泌失调。血清素能让人心情愉悦,褪黑素则与睡眠质量有关,它们的失衡就容易使人陷入情绪低落、困倦乏力的状态。

二、秋季情绪低落的表现

很多人在秋季会出现情绪上的变化,比如莫名其妙地感到悲伤、烦躁,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;对平时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,不想出门社交,只想一个人待着;睡眠质量也大不如前,晚上难以入睡,或者容易惊醒,早上又不想起床;食欲也可能受到影响,要么食欲不振,要么暴饮暴食。这些都是秋季情绪低落的常见表现,如果不及时调整,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。

三、中医调养情绪的方法

1. 饮食调养

“药补不如食补”,在秋季,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,改善情绪。首先,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,因为白色入肺,比如百合、银耳、雪梨等。百合具有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的功效,用百合煮粥或者煲汤,既能滋补身体,又能缓解焦虑情绪。银耳富含胶原蛋白,能滋阴润肺,与红枣、枸杞一起炖煮,美味又养颜。雪梨可以润肺生津、清热化痰,直接吃或者煮成雪梨汤都很不错。此外,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,如香蕉、南瓜子、牛奶等,色氨酸能在体内转化为血清素,帮助我们提升情绪。

2. 运动调养

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气血循环,增强体质,还能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,这些物质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。在秋季,适合进行一些轻松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瑜伽等。每天傍晚,去公园或者河边散散步,呼吸新鲜空气,欣赏秋天的美景,既能放松身心,又能缓解压力。太极拳和瑜伽则注重身心的协调统一,通过缓慢的动作和呼吸练习,帮助我们平静内心,减轻焦虑。

3. 经络调养

中医认为,人体经络遍布全身,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,可以调节脏腑功能,改善情绪。在秋季,我们可以重点按摩一些与肺经和心经相关的穴位。比如太渊穴,它是肺经的原穴,位于手腕横纹桡侧,拇指根部附近。每天用拇指指腹按揉太渊穴 3 - 5 分钟,能补肺益气,缓解悲伤情绪。还有神门穴,它是心经的原穴,在手腕内侧,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。按揉神门穴可以宁心安神,改善睡眠质量。此外,经常敲打肺经和心经,也能起到疏通经络、调节气血的作用。

4. 情志调养

中医强调“情志相胜”,即一种情绪可以克制另一种情绪。秋季我们容易悲伤忧愁,而“喜胜悲”,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已开心起来。比如看一场喜剧电影,和朋友聚会聊天,听听欢快的音乐,或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如绘画、书法、摄影等。当我们沉浸在自已喜欢的事情中时,负面情绪就会不知不觉地消散。另外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非常重要,要学会正视自已的情绪,当出现负面情绪时,不要压抑它,而是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发泄出来,比如找朋友倾诉、写日记等。

四、秋季生活小贴士

除了以上的调养方法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细节,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季节性情绪低落。首先,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秋季应早睡早起,顺应自然界的规律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。其次,要注意保暖,随着天气转凉,及时增添衣物,避免受寒感冒。此外,还要多晒太阳,阳光能促进人体分泌血清素,改善情绪。在工作和学习之余,不妨多到户外走走,享受阳光的温暖。

秋季虽然容易让人情绪低落,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中医调养的方法,从饮食、运动、经络、情志等方面入手,积极调整自已的生活方式,就一定能够战胜负面情绪,保持心情愉悦。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,与秋风共舞,与快乐相伴,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