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1998,从小镇公务员开始

第61章 技术下乡,培训兴农

加入书架
书名:
重生1998,从小镇公务员开始
作者:
寂灭流
本章字数:
4670
更新时间:
2025-05-14

凤山镇的发展,如同一个刚刚启动的复杂机器,各个齿轮都在陈默的调配下,开始缓缓转动,相互咬合,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。

“凤山振兴路”的建设,在解决了地质难题和部分资金缺口后,再次提速。虽然距离完全建成通车还有时日,但那蜿蜒向前的路基,本身就是一道最鼓舞人心的风景线。

老茶场那边,在五十万启动资金的支持下,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。新茶苗茁壮成长,旧设备修复一新,经验丰富的老茶工们,摩拳擦掌,准备在来年的春天,让“凤山云雾”的醇厚茶香,再次飘荡在山谷之间。

而陈默规划的那个“农副产品加工与物流园区”,更是如同一个巨大的磁石,消息一经放出,就吸引了县内外不少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。虽然具体的招商工作还在筹备之中,但那种潜在的商业机遇,己经让凤山镇这片沉寂己久的土地,开始散发出的魅力。

然而,陈默深知,无论是修路、种茶,还是未来的园区建设,归根结底,都离不开一个核心要素——人!

只有提高了人的素质,掌握了新的技能,更新了落后的观念,凤山镇的发展,才能拥有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。

因此,在各项硬件工程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,陈默也将极大的精力,投入到了“软件”建设上,特别是他规划中的“人才强镇”战略!

林雪负责的那个“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”,成为了他重点扶持和打造的平台。

仅仅依靠几个退休老专家和临时场地,显然是远远不够的。陈默利用自己现在的影响力,以及与县里各部门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,开始为这个培训中心,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。

他首先,成功地说服了镇党委、政府,将镇中心一处闲置的原供销社仓库(面积很大,结构也比较完整),正式划拨给了培训中心,作为固定的教学和实训场地。

接着,他又亲自跑到县农业局、林业局、劳动局等部门,“软磨硬泡”,争取到了一批专业的培训教材、实训设备(比如几台淘汰下来的拖拉机、嫁接工具、土壤检测仪器等),甚至还说服了几位县里的在职技术骨干,同意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,来凤山镇义务授课!

他还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。他通过查阅资料,了解到省城那几所农业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,每年都会组织一些“科技下乡”、“三下乡”活动。他立刻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,主动与这些高校的相关部门联系,热情地邀请他们的专家教授、甚至优秀学生,来凤山镇进行考察、指导,或者开展短期的支教、支农活动!

一开始,很多高校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小镇并不感兴趣。但当陈默将凤山镇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、独特的生态资源、以及那份充满前瞻性的发展规划,图文并茂地展示给他们时,不少人都被打动了!

特别是当他们了解到,凤山镇正在大力发展特色药材、有机茶叶、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,并且急需相关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时,一些嗅觉敏锐的专家和院系领导,看到了其中的合作潜力和研究价值!

很快,就有好消息传来!省农业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实践团队,决定将凤山镇作为他们暑期社会实践的基地!省中医药大学的一位老教授,也对凤山镇的道地药材资源产生了浓厚兴趣,表示愿意带学生来实地考察,并提供技术指导!甚至,省城一所著名的旅游职业学院,也对陈默提出的“茶旅融合”概念很感兴趣,愿意就未来的旅游规划和人才培养,进行初步的合作探讨!

这些来自“外面世界”的积极信号,让整个凤山镇都为之振奋!也让林雪负责的那个培训中心,瞬间“鸟枪换炮”,师资力量和技术水平,都有了质的飞跃!

培训的内容,也变得更加丰富和系统。不仅仅是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,更增加了农产品加工、市场营销、电子商务入门(陈默亲自编写了简单的教材,教大家如何在网上发布供求信息)、甚至还有乡村旅游服务等全新的课程!

林雪,这位原本只是想为家乡教育尽点力的温柔女教师,此刻也展现出了她惊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热情。她每天忙碌地安排课程,联系讲师,组织学员,管理场地……虽然辛苦,但看着那些淳朴的农民们,在课堂上认真听讲,在实训基地里动手操作,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,她就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!

她和陈默之间的配合,也越来越默契。陈默负责把握大方向,争取外部资源;林雪则负责具体的落实和日常管理。两人常常在工作之余,一起讨论培训中心的课程设置、学员管理、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凤山镇的产业发展……在共同的事业和理想中,他们的感情,也愈发深厚和牢固。

“技术下乡,培训兴农”!

陈默的这一步棋,看似没有首接带来经济效益,但却是在为凤山镇的未来,播撒下最宝贵的种子!是在为这片土地,培养能够支撑起明天希望的栋梁!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种子,开始生根发芽,展现出惊人的力量。

参加过培训的村民,明显不一样了!他们种地更科学了,管理更精细了,思路也更开阔了!

石头村试种的金银花,因为掌握了正确的采摘和晾晒技术,品质上乘,被药材厂高价收购,让全村人第一次尝到了“科技致富”的甜头!

核桃湾的村民们,学会了嫁接技术,将那些老核桃树改良成了丰产的优良品种,看着枝头挂满沉甸甸的果实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!

甚至,有几个头脑灵活的年轻人,在学习了电脑和网络知识后,竟然真的尝试着,在县里的BBS(电子布告栏系统,当时互联网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)上,发布了销售自家蜂蜜和土鸡蛋的信息,还真的接到了来自外地的订单!虽然数量不多,但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!

看着这些喜人的变化,陈默的心中,充满了欣慰。

他知道,自己选择的道路,是正确的!

只要坚持下去,凤山镇的明天,一定会更加美好!

然而,就在凤山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、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之时,一个潜藏己久的隐忧,却如同幽灵般,再次浮现,给这美好的前景,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县公安局那边传来消息:那个潜逃多日的、王志强案的关键人物——吴德海,最近似乎……在邻近的地区,有活动的迹象了!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