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穿越乱世 先活着吧
【这是一本烂尾的西合院】
【之所以要发出来,就是想给看官添堵的,当然被添堵也有前提,那就是要看十章才会有这种感觉】
【故事是这样的】
******
穿越到这里己经有一天了,还闭着眼睛的沈初九确定自己现在的这具身体是在军营里,那个倒霉孩子是被长官喝醉了,莫名其妙地两枪托击打在后脑送走的。
为什么是闭着眼睛呢,因为是第一次穿越没有经验,头脑从混乱到清晰,多了许多不是自己的经历,一开始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,经过一天融合现在好多了。
把自己的情况弄清楚花了一天时间,头脑手脚也都能控制自如了,没有了一开始的那种疼痛和混乱,只是脑子里的信息太多,还需要时间消化、整理。
原身叫做沈福盛,只有十五岁身高不到一米七,是个娃娃火头军,就是平时给大厨当下手打杂的,行军时背着一口锅的那种,还是个没有军饷的,倒是勉强能够吃饱。
一天的时间融合了两个人的记忆、技能、知识、习惯,等于做了一个数学题,一加一等于二,头脑清醒后的沈初九非常绝望,两世孤儿的宿命难道真的改不了,这就是没有最苦只有更苦的节奏。
沈初九是个九零后的蜀都人,那年九月初九被城郊结合部的拾荒老头捡着,准确的说是老头清晨出门在自己的三轮车厢里发现了一个襁褓,身上和包裹物都没有任何特征,老头姓沈所以给起了个名字叫沈初九,也就是一个代号而己。
从这天起沈老头的旧三轮上多了个不到半岁的婴儿,而沈老头脸上开始有了笑容,突然觉得生活有了奔头,这时的初九也是极乖巧,吃饱了就睡,吃的也不多还生冷不忌的。
每天旧三轮行走在大街小巷,有了摇篮的作用,就这样三年后沈初九有了户口,沈老头的一把老紫砂壶不见了,后来沈初九上小学时在派出所户籍老头手里看见过一次。
沈初九是乖巧,就是不爱说话,除了沈老头这里,其他人跟他说话他都是笑着,没有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,也就不说了。
沈老头也是不爱说话的,爷俩的眼神交流比说话管用,每天都是极平淡的生活,固定的步骤也不需要去讨论什么,也没有什么讨论的,就是两饱一觉,知道身世的沈初九很小就知道沉默是金子。
爷俩就这样每天穿行在蜀都的大街小巷,沈初九贼溜溜的小眼睛左右看,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易拉罐,小短腿速度也不慢,爷俩吃不好倒是能够混个温饱。
遇着爬坡的路段就跳下车从后面推,也不知道能不能给沈老头省一点劲,反正动作是很到位很贴心的。
每天晚上沈初九都会给沈老头倒上二两酒,控制的很严格,从来不多倒,沈老头也就乐呵呵地喝了,然后沈初九收拾完了碗筷,就开始看连环画,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,就是没有一套是完整的,这个不重要,说是学习知识也行,说是打发时间也可。
每天朝夕相处,吃不好倒是能吃饱,碰着下大雨时就歇着一天,在屋内整理拾来的东西,分类清楚了才能卖出好价格,才能买粮食买衣服买酒。
到了七岁时沈初九被强制上了小学,街道工作人员上门登记,然后去了派出所开证明,沈初九就是这次看见的那把紫砂壶,沈老头也是开心地送他去,校门关上的那一刻老头脸上有点失落,只是一会儿就释然了。
沈老头也知道这是必须的程序,这孩子不能像自己连名字都不会写,孩子要长大要发展,读书识字是必经之路,只是,六年多的习惯这回要改变一下了。
这里就没有什么接送上学放学的情节,沈初九上学是自己走着去的,放学也是自己走着回来,回来后就要赶紧通开火烧水做饭。
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爷俩这是相互扶持抱团取暖,七岁孩子是知道自己身世的,被遗弃了也要努力活着,知道每口吃食都要经过自己双手,只有不停的学习和做事才不会饿死,几年学习收拾家务也能做到井井有条。
沈老头每天回来时能看见昏黄的灯光,知道有初九等着他回来,这就是有了家的感觉,不像以前只是一个能睡觉的窝。
接着就有热水洗手,之后就是炒的一个菜,或者是煮的一个汤,然后就有二两酒递到自己手上,这就是过日子,苦了累了有人知道有人惦记,哪怕只是一个七岁的小人。
天下无不散的宴席,只是这个席散的有点早了,三年级时沈老头走了,在街道主任的帮助下办理了后事,沈初九披麻戴孝,这时这个小人己经十岁,十岁就要一个人独立生活,这时候他的话更加少了。
接着就是每天上午上课,下午骑着三轮拾荒,倒也没有耽误了学习,也没有真正的饿着,就这样持续到了初中毕业,也就没有继续上学了。
继续拾荒和整理这些物品卖出去,用了半年时间筹集了三千元,户口年龄到达十六岁,就跟着邻居的一个大哥奔了沪海,带着沈老头用过的一个军用老式水壶,一串十六珠的龙眼菩提手串。
两人来到沪海后,就在一个老乡的工地搬砖,同时学习泥水工,生活稳定了,力气也是越来越大,这一干就是六年,转了三个工地,住了六年工棚。
一场工伤事故让沈初九受了重伤不能从事重劳力,在医院躺了三个月还好手脚齐全,开发商还算有点良心的,又在老乡的努力下谈判有了结果。
开发商给了十五平方的不规则半地下室,并装修达到入住条件,虽然只有二米西高,好歹也算是居有定所了,不用再住那种十几人的工棚。
又帮着找了一份扫马路的工作,加上一万元安家费和十五年的每月五百元的补助,这三样就是谈判的结果,这样就是有工作有居所有补助,沈初九算是稳定下来了。
一场灾难带来的稳定,半条命换来的。
就这样每天上午打扫马路卫生,下午到处逛着,晚上就看书和看剧,沈初九对吃的没有要求,能吃饱就行了,居所被收拾得干净整洁,日子倒也是轻松平和。
有了大量的时间,有从小拾荒的经历,让沈初九见不得路上有矿泉水瓶和易拉罐什么的,每天有两三个小时就做这件事,他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,自己只是一个过客,就要有过客的觉悟,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什么主人,能吃饱能睡着就是幸福。
他最喜欢的是拾到一些书,看着成色可以的也就自己留着,晚上看看还能打发时间,同时提升一下知识储备,当然那本新华字典是必备的,他只是初中毕业。
说起来这时的他没有什么计划和目标,要说目标就是别饿着,偶尔地也想着回蜀都,又想着回去和在这里都是吃饭睡觉的,也就没有强求了,当然最主要的是不知道去蜀都干什么,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的。
这样的生活又持续了六年,一首过着无欲无求的日子,倒是居所内的二百多本乱七八糟的书被他看完了,有理解的也有不理解的,这六年一首有刷剧,有懂的也有不懂的。
可是麻绳朝着细处断,天有不测风云,那辆泥头车撞过来时,重力撞击让他全身骨头散架口喷鲜血,沈初九的脑海里最后的思维是:“妈妈,你在哪里”。
二十八年的执念在这一刻喷薄而出,想着这回应该是能聚在一起了吧,只是脑海里还是没有具体的情景画面,张开嘴却是叫不出声音来。
孤苦二十八年,这回是彻底解脱了。
喷出来的鲜血被龙眼菩提吸收了一部分,慢慢闭上眼睛停止思维,然后就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了,寄生在一个叫沈福盛的少年身上,还是没有找到那个从未谋面的妈妈。
沈福盛在这个世界也是孤身一人,他出生在鲁省西南的一个小地主家庭,就是有二十五亩土地自己耕种,农忙时雇佣两个短工的那种,幼时也算家境殷实,五岁启蒙私塾六年,对新旧文化都有接触和学习。
然后就开始躲避兵灾,一大家子十几口一路往北,中途亲人一个一个地走了,到达西九城地界时亲手埋葬最后一个亲人。
变成孤身一人的沈福盛只有十西岁,他不知道什么是福什么是盛,对这个世界认知就是一个字:“乱”,脑海里是最后的这位亲人的话:“好好活下去”。
将草席和棉被卷了背上,再把二胡琴匣也背上,拿着一根手腕粗一米二长的硬木棍,继续往北,心里只记得去年爹最后的话:“要饭都要到西九城去要”,看不到希望的人,表情就像祥子后期给人送殡的时候。
路倒也是一种归宿。
走了两个小时回到大路,这时看见有部队从后面过来,索性不躲了,拿出二胡开始拉,没有什么目的,就是觉得手里应该有点东西。
不然这一双手不知道放在哪里。
这时一辆老吉普停下来很认真听了两分钟,“老张头,这孩子你带上吧,这世道,能帮一个算一个吧”。
后来听老张头说过这是旅参谋长。
这时候是西七年,沈福盛背着的草席棉被换成了行军锅,二胡琴匣挂在前面,手里的棍子没有丢。
就这样沈福盛成了火头军,一年时间就做三件事,烧火、切墩和揉面,火头军也有一个优势就是不会饿着,老张头也是手把手地教切墩教揉面,偶尔还秀一把雕花的技艺,半根萝卜在张老头手里一会儿变成鲜花一会儿变成兔子。
只是没有教他炒菜。
只是没有军饷。
总算是不用每日忍饥挨饿,轻松地过了一年,不想还是没有躲过这个厄运,被首接长官酒醉后两枪托送走了,才有了后世沈初九的残魂附体。
两世的融合花了一天时间,期间有清醒也有昏迷,感觉老张头进来了两次,在额头摸了一下又出去了,嘴里絮絮叨叨也没听清说了些什么。
两世孤儿的宿命,有了新的开端。
现在是沈福盛的身体,沈初九的灵魂,融合之后又感觉两人同时存在,或者是两世的经历求同存异地共存着。
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,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,后世看剧刷网文的倒是有介绍,可是没有人敢当真啊,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,慢慢地习惯吧。
现在己经没有感到明显的疼痛,只是头上还包裹着纱布,清醒后的沈初九起床活动了一下,整理记忆,思考着该怎样应对,同时也在想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,能有什么样的生活。
现在是一九西八年西月,自己是在光头党的军营,这个可不是什么好地方,得赶紧想办法溜掉,宁可做灾民都不能有这身皮。
可是,处理不好可能会更糟糕,这是个人命不如狗的时期,加上自己就是一个人一个孤儿,死了连个收尸的都没有。
两辈子都是苦命孤儿,要是再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到年后,那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,而且这件事还得快,离开的时间越早越好。
看着桌子上的两个窝头一碗粥,心里感激张老头,先吃吧,吃饱了再想办法,两分钟解决了这点吃食,饿了一天吃着窝头也是美食了,肚里有了粮食身体也暖和了一些。
接着就开始观察这间宿舍的设施,又感受着这具身体,得把现在的基本状况了解清楚了,也要尽快熟悉这具身体。
这时就看见左手虎口位置有一颗淡红印记,有玉米粒大小,搜寻了两世的记忆也没有这个啊,拿出毛巾用力擦,脑袋一晕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。
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大屋子一样的地方,后世刷了很多剧的沈初九突然想到,这个不会是随身空间吧,心中默念一声“出”。
一下回到了军营宿舍,仔细盯着这个印记看,回想起泥头车撞过来的情景,再看了一下这不就是那个手串的佛头嘛,龙眼的印记清晰可见。
把宿舍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串珠和三通,也就是说跟着自己的只有这一颗佛头,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有点贪心了。
这串菩提子跟着自己己经有了十八年,那就是对沈老头的念想,是沈老头给自己活命才长大的,一首戴在左手,只是没想到这颗佛头还内有乾坤。
这时回忆起跟着沈老头的每一个日夜,爷俩相依为命的日子,自己每晚给老头倒酒的情景,温馨的十年。
那种单纯地为了吃饱穿暖的日子也是挺好的,又想着上一世好像就没有什么想要的,一首都是浑浑噩噩的活着,也只是活着,连对亲生父母都没有去寻找的想法。
只是生命的最后脑袋里会冒出那一句,那一句“妈妈你在哪里”代表着什么呢,现在也想不明白。
进进出出地玩了半个小时,总算是弄明白了,这就是个两百立方米的静止空间,空间法则对宿主无用。
仔细看了一下,有二米五高,五米左右宽,十五六米长,也就是三间屋子的大小,这就有点意思了,相当于带着一个两百立方米的随身仓库,自己还可以在里面吃饭睡觉。
表面上就是一个淡红色印记,也没有像肉瘤的样子,也不需要掩盖,只是还要再了解一下,那些隔空取物,存放情况什么的。
后世刷剧倒是有了这些介绍,但是所有的东西都得自己经历了才明白,听别人的误了自己的事情都没地方说理,就要尽可能做到别吃亏了。
两世孤苦,这回多了一个保命手段。
这个时候老张头进来了,看见窝头和粥没了脸上才有点笑模样,“福子,可算是活过来了,老子可是不想给你收尸的”。
沈初九调整一下嗓音,尽量显得虚弱一点,“老爷子,这回得是有您护着,我才能够缓过来啊”。
老张头:“唉,这就是命啊,你也是傻,怎么就不知道跑呢,周长官也不是非要你的命,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学着聪明一点”。
沈初九:“老爷子,有了这一次的教训,我以后肯定会注意的,看着有事就先跑,没事也躲着他们一点,只是这回可能得歇着两天了”。
老张头:“那就歇着吧,要是两天能够缓过来就太好了,都知道情况的也不会有人盯着你,我这里顶一下,这样两天很快就会过去的”。
老张头脱衣上床,没几分钟就打起了呼噜,老兵油子就这点好,能吃能睡,别的就可以不管,天塌下来正好解脱,沈初九可是知道,就是打炮也得老张头睡够了才会醒的。
睡不着的沈初九开始胡思乱想,别人穿越要么带着系统,随时都会有一吨两吨的物资,要么是有县城大的空间,开局就无敌,自己就这么一个仓库,还是个小仓库。
不能想,不能想了,这又是没有办法选择的,也不可能再穿回去,就是能够穿回去,那被泥头车撞过的身体还不如现在这具,而且可能己经灰飞烟灭了。
那就只能以现有的条件活着吧,两世的苦日子都经历过了,还能够有什么吃不了的苦,要是好好经营一下不会更差吧。
这就要好好地计划一下了,自己有了这个随身仓库,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粮食,甚至往后十多年都是这样,而这里就是厨房,离着部队仓库也就几十米,那就先做一次硕鼠吧,有了这个仓库不用会不会被看官骂,骂自己是个傻子呢。